本文作者:访客

航司半年报冰火两重天:海航、华夏业绩大涨,三大航仍在亏

访客 2025-07-20 18:03:26 46527
航司半年报冰火两重天:海航、华夏业绩大涨,三大航仍在亏摘要: 截至 7 月 17 日,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海航控股、华夏航空先后披露了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国内航司上半年业绩分化明显,在海航控股扭亏为盈、华夏航空...

截至 7 月 17 日,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海航控股、华夏航空先后披露了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国内航司上半年业绩分化明显,在海航控股扭亏为盈、华夏航空持续盈利的同时,国有三大航报告期内尚未盈利。

航司半年报冰火两重天:海航、华夏业绩大涨,三大航仍在亏

海航控股扭亏为盈,中国国航、中国东航亏损收窄

根据业绩预告,中国国航预计净亏损 17 亿 -22 亿元,同比减亏 5.82 亿 -10.82 亿元;中国东航预计净亏损 12 亿 -16 亿元,同比减亏 11.68 亿 -15.68 亿元;而南方航空上半年预计净亏损 11.68 亿 -15.68 亿元,同比增亏 1.1 亿 -5.28 亿元;海航控股上半年预计净利润 4500 万元 -6500 万元,同比增长 107.08%-110.22%;华夏航空上半年预计净利润 2.2 亿元 -2.9 亿元,同比增长 741.26%-1008.93%。

图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真真制图

与去年同期相比,海航控股、华夏航空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三大航中,中国东航和中国国航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中国东航的减亏幅度最大,约为 42.2%-56.65%,且是三大航中上半年亏损最少的航司;南方航空较去年同期亏得更多,值得注意的是,南方航空 2025 年的扣非净利润同比有所提升,亏损额度从去年同期的 -34.64 亿元收窄,预计约为 -17.54 亿元至 -23.8 亿元。

对于上半年减亏或实现盈利的原因,多家航司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国内民航客运市场持续稳健发展,带动航司经营效益稳步改善。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在 2025 年一季度理事单位信息沟通会上发布的通报指出,今年一季度旅客运输量创历史同期新高;第二季度虽为民航客运传统淡季,但全国航空市场稳步回暖。

从目前已披露的上半年业绩运营情况来看,包括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在内的国内六大上市航司上半年的旅客运输总量已超过 2019 年同期,同比增长约 15.3%,其中南方航空以 8328 万人次的客运量位居榜首,中国国航、中国东航紧随其后。

市场向好业绩仍未扭亏背后:国际航线恢复进度不理想 民航票价 " 内卷 " 加剧

在市场向好的态势下,三大航上半年仍未能扭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国际航线市场的恢复进度是限制因素之一。与海航控股、华夏航空相比,三大航的宽体飞机数量、国际航线占比相对更多,受国际航线恢复进度的影响也最为明显。

受国际航线恢复进度的影响,原本用于执飞欧美等国际航线的大量宽体机运力转投国内,造成国内民航市场运力过剩。供过于求后,票价水平受到压制,进而对国内民航市场也造成了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近年来国内市场机票价格 " 内卷 " 问题。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国航的每收费客公里收益下降 12.41% 至 0.53 元,南方航空的平均客运收益同比下降 12.73% 至 0.48 元,中国东航的客运人公里收益同比下降 13.66% 至 0.51 元。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机票价格同比仍在下降。来自航班管家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民航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达 740 元(含税票价),同比下降 6.9%,相比 2019 年下降 7.8%。从月趋势上观察,除 1 月外,2025 年上半年各月均价均要低于 2019 年及 2024 年同期水平。另外,截至 2025 年 7 月 16 日,今年暑运期间的机票价格较 2024 年、2019 年同期分别下降 2.1%、7.2%。

高铁网络冲击因素也被频频提起。中国航协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信息沟通会的通报中指出,随着民航和高铁的票价水平在拉近,服务水平在接近,旅客结构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一方面民航高端旅客向高铁流动,随着不断提速,高铁在 " 门到门 " 的通勤时间和正常性上具有较强吸引力,不少商务旅客、高端旅客被高铁 " 分流 "。另一方面,得益于民航大量的 " 打折票 ",高铁普通旅客也在向民航流动。

除上述因素外,上半年增亏的南方航空还在公告中指出,全球供应链不畅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也对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真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