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称或对中国加码50%关税,贸易战将“围剿”全球芯片巨头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US)
随着特朗普 " 对等关税 " 落地,引发全球资本市场震荡,英伟达、苹果、台积电等 AI 和芯片巨头股价全面下跌。
4 月 8 日消息,美股方面,苹果跌逾 6%、英伟达再跌约 1%;台股,台积电(TPE: 2330)已重挫逾 9% 跌停,鸿海、联发科等多股跌停;港股,联想集团(00992.HK)跌 22.89%,中芯国际 ( 00981.HK)跌逾 16%。
据统计,仅 3 日 -4 日两天内,美股市场就蒸发超 6 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3 万亿元)。其中,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Meta、英伟达、谷歌等美股 " 七巨头 " 的市值总共损失 1.8 万亿美元,仅英伟达股价周内大跌 10.30%,市值蒸发超 2650 亿美元(约合 1.9 万亿元)。
特朗普日前还称," 芯片关税 " 将很快开始实施关税。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曾威胁要对先进芯片征收 25%、50% 甚至是 100% 的关税,但台积电承诺在美投资 1000 亿美元之后,此事暂时搁浅。高盛的一份研报表示,短期内对台积电对美国出口、亚洲供应链和美国市场敏感性的高度担忧,超过了对台积电行业领导地位和 AI 和技术需求的长期积极看法。
行业分析认为,虽然约 820 亿美元的美国进口芯片暂获豁免,但芯片行业的真正命脉—— 5210 亿美元的机械设备、4780 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和 3860 亿美元的汽车终端进口,都将受到高达 49% 的关税冲击,最终会转嫁至消费者手中,并将损害英伟达、AMD、英特尔和高通等全球 AI、芯片巨头们的利益。
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发文表示,尽管 2024 年中国直接从美国进口的半导体产品(含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金额仅占中国整体进出口半导体产品的不足 4%,但由于集成电路已经连续多年位列中国进口商品金额首位,因此贸易环境变化势必对中国半导体产业产生一定影响。
北京时间 4 月 7 日晚,特朗普再次强调,若中国不取消对美商品的 34% 关税反制措施,美国将于 4 月 9 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 50% 关税。
显然,特朗普政府已引爆关税 " 核弹 " 战争,并开始 " 围剿 " 全球 AI 和芯片巨头。
中美互征 34% 关税,对芯片产业影响几何?
北京时间 4 月 4 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34% 关税,涵盖半导体设备、芯片、高端医疗设备等关键领域,自 4 月 10 日起生效。
此外,商务部、海关总署六箭齐发,包括将 16 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暂停 6 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将 11 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进口医用 CT 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在世贸组织起诉美 " 对等关税 " 等。
这一反制措施剑指美国政府 4 月 2 日宣布向全球发布 " 对等关税 " 政策。特朗普宣布,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34% 的差异化关税,叠加此前加征的 20% 关税,部分中国商品对美出口税率高达至少 54%。
这一新的关税措施,标志着中美贸易战 2.0 时代即将来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关税覆盖范围空前广泛——从大豆、汽车到芯片、医疗器械,所有原产美国商品无一豁免。但政策也设置了缓冲期:4 月 10 日前启运、5 月 13 日前到港的货物仍享受原税率,这为企业调整供应链留出窗口期。
" 如果中国不在明天(4 月 8 日)之前撤回其在长期贸易损害之外再加征的 34% 关税,美国将自 4 月 9 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 50% 的关税。"特朗普最新表示,中方不撤回关税的话,他将 " 终止所有中方请求与美方会谈的相关对话 "。
此外,今年 3 月 11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中国生产的传统芯片(成熟制程芯片)举行听证会,探讨进一步提高相关关税的可能性,而这些成熟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洗衣机和电信设备等日常用品中。
实际上,作为全球关键战略技术产业,中美互征 34% 关税已经对芯片产业、中国芯片进口以及产业链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首先从进口数据来看,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进口自美国的产品总额约为 1636.24 亿美元(约合 1.16 万亿元),占中国全年进口总额的 6.2%。
其中,机械电子类总额约 379 亿美元(约合 2759 亿元);集成电路产品金额约为 118 亿美元(约合 839 亿元);半导体制造设备及零部件金额约为 45 亿美元(约合 319 亿元)。
据统计,2024 年,中国半导体产品从美国进口总金额合计 1230.4 亿元,占中国从美国进口全部产品总金额的 10.6%,占中国半导体产品总进口额(3.27 万亿元)的 3.76%。
从进口产品种类来看,2024 年中国从美国直接进口的集成电路产品总金额最大,达到 836.7 亿元,但比重仅为 3.04%;而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占中国半导体产品总进口额的比重最大,接近 10%,而中国从美国直接进口半导体器件的金额最少,不足 80 亿元,占比为 3.91%。
显然,无论是中国对美加征关税,还是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都会对中国芯片产品进口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从金额和比重层面看,中国企业从美国直接进口集成电路产品或者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的企业受影响更大。
2024 年中国半导体产品进口总金额(亿元)
从进口货物目的地来看,四川省从美国进口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总金额最大,达到 624.33 亿元,占比接近 70%,据悉,富士康、仁宝、TCL、京东方、长虹等国内智能手机、显示屏等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都聚集于此。此外,英特尔、德州仪器等美国企业在四川拥有投资建设基地,因此,34% 的加征关税可能会对四川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广东省、上海市和江苏省也是国内从美国进口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较多的地区,关税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上述地区加快国产半导体供应链的替代进程,以降低关税对供应链成本的影响。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上海家电及电子产品分会总监高士旺称,目前企业对中美双方的各自加征关税政策处于观望状态,预计后续相关政策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其次,从产业链布局看,全球芯片设计、制造、封装、设备以及材料等芯片上下游产业链都将受到一定影响。比如,包括苹果、英特尔、德州仪器、美光、ADI、Microchip、安森美等企业都在美国或全球拥有晶圆厂及设施,一旦对华出口成品产品,可能会受到加征关税影响。
进口关键产品来看,中国芯片产品进出口结构类似,主要是集成电路及半导体器件产品,包括处理器及控制器、存储器、模拟 / 功率半导体,因此若对美进口加征 34% 关税,则国内部分 PC 厂商、服务器厂商可能会受到成本增加的影响,但也可以加快国产 CPU 及 MCU 产品的替代。
设备层面,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的进口以前道制造设备为主,从美国进口的比例达到 12.7%,因此 34% 的关税可能会影响部分尚未完成半导体设备购置的国内代工厂,以及经营美国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二手设备厂商。
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关键半导体产品进口额及占比(来源:北国咨公司)
以苹果公司为例。
据彭博,目前苹果公司 90% 的手机在中国组装,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将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自行消化关税成本,还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投行摩根士丹利测算,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 85 亿美元的成本,iPhone 16 Pro 组件的成本从 549 美元上涨至 846 美元,增幅达到 54%。这一成本激增主要是由于对钢铁和铝材的关税,这些是 iPhone 生产中至关重要的材料。
如果苹果公司将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iPhone16 Pro Max 的在美零售价格有望从现在的 1599 美元,上涨到 2300 美元(约合 16750 元)。
据《印度时报》,3 月的最后一周,苹果在短短 3 天时间里,安排 5 架飞机,满载 iPhone 等苹果设备从印度、中国运往美国,并在新关税政策实施前顺利入关。报道指出,苹果短期内不会提价,目前的产品库存能撑一段时间,9 月份的 iPhone 17 系列可能会涨价。
对投资者而言,影响是显著的。组件成本的增加可能会挤压像苹果这样的公司的利润率,这些公司可能会选择吸收部分成本或将其转嫁给消费者。这可能导致电子行业增长放缓,并可能影响更广泛的经济。分析师警告称,关税可能会助长通货膨胀,导致各种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全国零售联合会警告称,提议的关税可能会推动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失业。
事实上,正是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苹果公司开始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包括将部分手机和耳机生产转移至印度,将部分耳机、手表和电脑生产转移至越南,并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增设电脑产品生产线。
但如今,随着美国计划对东南亚国家普遍征收高额 " 对等关税 ",无疑将重创苹果公司的供应链。因此有消息指,苹果计划将 iPhone 16 的生产转向巴西,以减少加征关税的影响。
最后,关税将重塑芯片产业链格局," 逆全球化 " 形势将促进中国发展内需和国产自主芯片产业链,龙芯中科、华大九天、海光等 AI、芯片领域的相关企业将会受益。
有行业人士称,芯片关税将损害美国芯片设计厂商利益。例如,如果英伟达一款 AI GPU 的售价为 50000 美元,毛利率为 75%,那么如果要征收 25% 的关税,英伟达就必须申报 12500 美元的关税,并缴纳 3125 美元的进口税。如此一来,英伟达会损失利润,或者转嫁到消费者。
同时,如果一款售价 200 美元的 CPU 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毛利率为 40%-50%,那么,25% 的关税将使其零售价上涨至 225 美元。
因此,对于国产 CPU、GPU 市场来说,国内专有 AI 芯片制造产线不需要太多的进口关税,这就使得 " 自产自销 " 成为可能,国内 AI 服务器需求增长下可实现商业落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曾表示,OpenAI 可能正在遭遇扩展瓶颈。而美国智库认为,如果不管制芯片出口,中国 AI 可能已超美国。
除关税外,中方还采取多项应对措施,包括对谷歌、英伟达及部分在华美资企业启动反垄断调查,将多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及 " 不可靠实体清单 ";同时限制贸易往来,暂停进口美国原木和部分农产品许可,并限制稀土等关键资源对美出口。上述措施显示中方正从多维度强化监管与贸易反制,以应对美方持续施压。
台积电千亿投进美国制造,国内企业则加速替代
关税在即,国产芯片企业已经开始加速布局 AI 芯片的国产替代。
3 月底举行的 2025 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龙芯 3C6000/D 2U 双路服务器、龙芯 3C6000/D 服务器芯片首度亮相,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 100%,可满足通用计算、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计算需求。其中,龙芯 3C6000/D 自测性能相当于英特尔至强 Gold 6338 处理器水平。财报显示,2024 财年龙芯中科实现营业收入 5.06 亿元。
朱晶认为,由于中国的关税反制措施目前未对半导体行业进行豁免,且措施规定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因此这将对中国从美国进口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产品带来一定的影响,直接增加了中国依赖美国集成电路供应链的相关企业成本,但由于从美国进口半导体产品的总金额不大,因此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有限。
朱晶强调,美国关税对国内四川等多个省份产生一定影响,吸引以出口美国为主的外商也会减弱投资布局,但可以间接推动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产品的国产替代。
与此同时,台积电、联电等企业开始加码在美国制造,以解决关税问题。
3 月 3 日,特朗普在白宫和台积电董事长、CEO 魏哲家会面,之后宣布,台积电将在美国额外投资 1000 亿美元,在已承诺建造三座半导体制造厂的基础上,再建造三座半导体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和一座研发中心。计划完成后,台积电未来对美国的投资将提升到 1650 亿美元。
截至目前,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工厂已经可以生产 4nm 芯片,用于英伟达、苹果等企业的终端设备当中。魏哲家表示,此举主要是出于客户需求的推动。
3 月 17 日,特朗普再次加码,表示希望台积电的投资金额加倍达到 2000 亿美元。
同时,消息指,英特尔和台积电已达成初步协议,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来运营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的工厂,以解决英特尔的长期危机。
报道称,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商台积电将持有新公司 20% 的股份,台积电不会以现金出资,而是将部分芯片制造工艺分享给英特尔,并培训其员工掌握这些工艺。
" 请记住,数以百万计的人类大军拧着小小的螺丝去制造 iPhone,这种事情将会在美国发生。它们将实现自动化,伟大的美国人、美国技术工人将会修理它们。" 美国商务部部长霍华德 · 卢特尼克 17 日表示。
2024 年,美国芯片市场是 1800 亿美元左右,去年 10 月一个月内美国就买了全球 186 亿美元的芯片。而目前,依靠着最先进制程的技术优势,台积电已经占据了全球芯片市场 60% 以上的份额,几乎可以说是垄断了全球先进芯片市场。如果台积电利用特朗普的关税独占一年 1800 亿美元的订单,的确是台积电今年盈利的关键要素。
除了台积电,市场传出,成熟芯片制造龙头联电正与美国半导体巨头、全球第 5 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探索合并的可能性,但联电否认消息并称无收购计划。
对于台积电投资美国市场,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台积电已成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
针对美国 " 对等关税 " 政策,4 月 7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再回应称,中国政府针对美方滥施关税已阐明了严正立场。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美国有关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损人害己。
林剑强调,世界上绝大多数相信公平与正义的国家,都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的行径。中方也愿同各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