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为高三女儿购服聪明药致成瘾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我是北京大学的苑博,大学期间做过三年家教,每日持续分享高效应试心理、快速解题技巧、学习方法、高考出题规律等,帮助大家取得高考的胜利,欢迎大家的关注哦!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妈妈怎么也没想到最初只想帮女儿提高成绩,怎么会把她推向吸毒的深渊。
世上真有“聪明药”吗?高三女生田静(化名)因考试压力大,服用妈妈给的“聪明药”,但之后……
真有这么神奇的药?
高三女生田静(化名)接过妈妈递来的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白色药片。
妈妈说这是“聪明药”,能提升她的学习状态。她想想不断下滑的成绩,又想想那些无论如何都没法静下心来完成的物理题,混着水把药片吞了下去。
药是妈妈给的。田静对这种药并不了解,也不清楚妈妈知道多少,只记得妈妈说:“有人吃了成绩就变好了,你试试。”
吃了药,摊开书,田静的心思还是扎不到课本里。尤其是最难学的物理,做题时还是没思路。最初,她每天早晨上学前吃一片,觉得变化不大。
两三个月后,服药量变成了每天两片、三片
服药两个多月后的那次月考,田静考进了班级前十。
副作用大,会上瘾
医生:和吸毒一样!
这药那么厉害,孩子如果经常吃,
岂不是可以迅速“走向人生巅峰”?
当然不是!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科主任胡跃强表示:
这种所谓的“聪明药”,真正的商品名称叫“利他林”,“专注达”。
跟冰毒成分苯丙胺,有相似化学结构,成分差不多。越吃会越上瘾,剂量也会越来越大,非常危险,切勿随意服用。
“专注达”是一种处方药,同时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在医学上该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综合征
女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买这种药呢?原来她听说这种药,能够让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提升“智力”,对于正在上高三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好东西”。
服药一个多月后,
田静开始掉发、失眠
高三上学期快结束时,妈妈发现了这些异常,让田静停了药。可停药后,她开始头疼、恶心,浑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课又听不进去了,看书、做题也不行。
田静没去医院检查,想要说服妈妈让自己重新吃药,但被拒绝了。
为了吃药,说话轻声细语、从不跟父母吵架的田静,开始和妈妈大声争吵
田静妈妈禁止田静服药后,田静忍不住,自己到网上找药、买药。她输入关键词利他林,在某个百度贴吧一连串的帖子中看到一个QQ号,加了好友。
药房里平均20元左右一片的“利他林”,卖家开价每片100元。第一次,田静只买了3片,没敢留家里的地址,让卖家寄到了放学路上常去的文具店。
和以往的白色药片不同,袋子里的药是粉红色的。回家吞下后,田静有了头疼、恶心等第一次服药时没有过的症状。询问卖家时,对方说这些都是“不同生产厂家”引起的差异。
渐渐地,
她彻底离不开这种粉红色的小药片了
她开始向父母要钱买药,编造了学校交费、外出游玩等各种理由,有时要五百,有时要一千。
高考结束后,已默认女儿服药的田静妈妈将孩子带到医院。医生检测后发现,
田静行李箱中的粉红色药片有七成左右苯丙胺类物质。
那根本不是“聪明药”,而是亚甲双氧甲基安非他命,俗称摇头丸。
高二学生发传单赚钱
长期服药损伤大,聪明反被聪明误
“世上没有后悔药,同样,也没有聪明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医学博士牟晓冬表示,所谓的“聪明药”,利他林(哌醋甲酯)是中枢兴奋药,一般在治疗注意力缺陷综合征(ADHD,即多动症)时,会用来提高注意力。阿莫达非尼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
它们属于一类精神药品。
对于这类药物,医院管理非常严格,即俗称的“红处方”类药物。牟晓冬说,“必须由医生诊断才能开具,使用特殊病历,并由医生盖麻醉章,本人取药、代取都需要出示户口本。”
那么,这种药是否真的能让人变聪明,有没有副作用?“有人说它能提高注意力和精力,提高成绩。它确实可以,如果是以记忆为主的科目,可能会有帮助。” 牟晓冬说,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能证明吃了这类药物会变聪明,更多的是适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牟晓冬介绍,这类药物按医嘱短期服用对人的影响不大,但若是长期服用,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严重的话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以后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
很难保证你从网上买到的这些药是否可靠
家长是孩子的港湾,是指引孩子走向正确航向的风帆,如果你在教育子女上还有其它学习困扰,比如成绩相差较大,不知道高效学习方法,不知道怎么备考等问题,可以加入我和200多名清华北大的小伙伴,组建的高中学习交流群,这些问题都可以帮你解决,欢迎你的加入。
微信:2836106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