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宗馥莉也曾是公关部长

访客 2025-07-16 10:20:51 76438
宗馥莉也曾是公关部长摘要: 前几天,我看圈内要给传播人颁奖,我说,能不能给我颁个乌鸦嘴奖?因为我在过去的五年里,成功预言了多次危机。宗家内斗,我预测一下结果:最终宗馥莉会失败。我对这件事情感兴趣,源于宗馥莉老...

宗馥莉也曾是公关部长

前几天,我看圈内要给传播人颁奖,我说,能不能给我颁个乌鸦嘴奖?因为我在过去的五年里,成功预言了多次危机。

宗家内斗,我预测一下结果:最终宗馥莉会失败。

我对这件事情感兴趣,源于宗馥莉老师此前担任过娃哈哈的公关部部长,我很好奇,她会如何处理这次危机,虽然娃哈哈的公关多年以来,在圈内没有任何存在感。

经过我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之后,我看到三个对于宗馥莉老师非常不利的点。因为统统违背常识,我不确定这三个点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策划的。如果是人工策划的,这个传播策划绝对是在捧杀宗馥莉,让她自我感觉解了气,却又实实在在丢了面子,也丢了里子。

这件事情的面子是舆论,里子是司法。司法的根基是条款,而不是舆论,试图用舆论干扰司法,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三股捧杀宗馥莉的流量

为什么非要写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件事,对于所有的危机事件处理,都有启发作用,我们万万不要妄想可以违背常识做公关。

只要你是一个民营企业,那么你在遇到危机的时候,第一要务就是把事实罗列清楚,然后依据事实去选择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偷换概念,用一些新的概念来掩盖掉原本就在那里的危机,尤其是利用爱国、性别对立、仇富等罪恶流量池来实现自我目标。

纸包不住火,这是危机公关的第一认知,当然如果你有能力调动一些不可言说的资源,纸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包住火。

正在捧杀宗馥莉的三股流量如下。

第一股:小三生下的庶子庶女不能继承;

第二股:宗老爷子的人设正在全方位崩塌;

第三股:各种流量开始称呼宗馥莉为大女主。

这场危机,已经没有任何理性可言,里面充斥了太多的爱恨情仇与情绪化因素。如果是在商言商的逻辑,这件事就不可能走到今天,但是哪怕是泄恨,也不能用短期的快感,损害自己长期的快乐。

第一股的后遗症是什么?小三的子女也是宗老爷子的孩子,也是你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手足相残永远都不是什么好名声,哪怕现在用 " 小三邪恶论 " 和 " 美国人不能继承 " 来护体,但是终究走不远。

第二股的后遗症是什么?家丑不可外扬变成家丑必须外扬,宗庆后的身后名现在正在一步步走向塌方,这种塌方给娃哈哈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人们在意宗馥莉是因为你是宗庆后的女儿,而不是因为你是宗馥莉,这个逻辑想明白了,才能想明白自己的真实位置。

第三股的后遗症是什么?这两天突然冒出一个词,宗馥莉是大女主人设,忍辱负重的逆袭者,但是在这场狗血的家族内斗中,这种人设非常立不住脚。越来越多的狗血剧情正在被暴露出来,最关键的是,至今宗馥莉并没有在事业上展现出来强大的管理能力,把人设拉这么高,反噬起来很痛。

有没有更好的泄恨方式 ;

按照正常的理性公关处理方式,如何又能让大小姐泄恨,又能赢得一个相对安全和理性的舆论环境呢?我的意思,是不利用水军带节奏,在流量池里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环境。

我长期观察了一下大小姐的公关策略,大概看清了三板斧,充分利用三个政治正确的流量池,从下往上形成社会共识,围绕着人设做攻防战。

如果把这三点反过来做,宗馥莉面对的局面,大概率会比现在好上一万倍。

首先,三个政治正确的流量池一定不能用,谁用谁死,犹如毒品,一时爽一生痛,在无数的个人和企业身上已经屡试不爽,这件事的核心是因为利益参与者们,大家都不干净,互相揭老底,谁也逃不过这三个流量池的反噬。

其次,这一波公关战,不应该把重心战场放在底层流量池,尤其是评论区。因为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靠这些底层的五毛们,根本没有能力说清楚。一开始就是应该从上往下做流量,先找深度内容渠道,甚至机构媒体,把故事讲清楚,逻辑搞明白,所有 bug 提前堵死。现在倒是好,全是碎片化的东西,根本形成不了任何有效战斗力。一眼就看明白,毫无争议的事情,可以从下向上倒逼,如此复杂的事情,方向是反过来操作的。

最后,大女主的人设绝对是一件扯淡的事情,她其实只需要干好一件事。哪怕心里再恨宗老爷子,也要对外表现出来,自己是永远维护父亲利益的,娃哈哈就是父亲的一切,你们给我添堵,就是给娃哈哈添堵,给离世的宗老爷子添堵。那么其他所有人的动作,都可以被理解成,在搞事。

现在的结局是什么?

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严肃媒体站出来为宗馥莉说一句话,但是在所有的社交媒体上,却充斥着无数站在宗馥莉这边的网民,这种现象似曾相识,到底哪边才是真相?

自来水的骂才是真解恨,水军骂人那是花钱买的,没劲。

谁先把真话说出来

危机公关的正确处理方式,就两种,装死或者说真话。

如果不是伤筋动骨的致命危机,我一般都建议装死。很多人付费来咨询我,我给的答案都是,哥,装死就行。很多事情,都是越描越黑,网民的记忆跟鱼差不多,就七秒,第二天新的热搜上来,就把你这个屁事忘了。

十多年前,我以前有个朋友,电脑 QQ 不小心叫老婆看了,然后一顿输出,其实这个时候装死否认就行了,结果非要在那里各种解释,结果就是越解释马脚越多,最后变成了离婚惨剧。

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套用在已经倒闭的钟薛高身上,雪糕打火机点不着,装死呗,非要各种解释,结果被各种刨祖坟。

前几年,菊厂被曝套壳通义大模型,既然不是核心业务,又是一个很复杂的业务,干脆装死,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很多时候,一些危机事件,是无法避免要回应的。这一部分往往涉及到,产品质量安全、企业价值观、企业家言行、大型公司财务、司法诉讼案件等。

在面对这些无法避免的公关危机时,我们唯一要恪守的原则就是,不要说假话。

假话就是我之前说的那团火。

但是这里面的艺术是什么?假话全不说,但是真话也可能,不说全。

我 2007 年从事新闻行业之后,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了一句话,真相永远无法还原,只能接近。这个世界上,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就不会再有完整的真相,只有断章取义的回放,一定会有细节被你忽略掉。

这就是为何公关会有策划这么一说,同样一件事情,在什么时间说,用什么顺序说,由谁来说,产生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毕竟,今天 " 媒体 " 两个字已经被多元化理解了,可以是评论区、可以是 kol、可以是机构媒体、也可以是 mcn 的切片。

宗家这场内斗,至今当事人都还没有出来接受正规的媒体采访,谁第一个站出来说真话,把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故事展现出来,塑造一个受害者形象,谁就会有最终战胜的先机。当大家都遗忘了传统公关打法,热衷于搞流量的时候,往往传统却是最简单高效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复杂的故事,要靠专业的人来展示,靠评论区和切片,赢不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