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露营生火做饭,牧民为护草原起争执

外地游客来到一个村庄草地露营生火做饭,本地村民却与他们起了争执,游客说:这里有牌子吗?有贴禁止进入的提示吗?没有的话为什么要让我们离开?”这起争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从最初流传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几名游客驾车进入一处草地后临时在地上支起了帐篷,点起了火堆准备做饭。很快几名身着便装的当地村民赶了过来脸上满是不悦之色。
"这里可是我们的草,你们这么做会毁坏牧草的!"带头的男子这样说
"有禁止停车的吗?没有牌子就不算犯规吧?"游客们显然也不退让一时间谁也没有退让。
双方就这样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了肢体冲突。有人将这骇人一幕用手机拍了下来随后在网上疯传开来,引发特别多的关注和热议。
多数网友对游客方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有人认为明知这是私人草地居然还我行我素地生火做饭确实有违文明旅游的基本准则。"虽然当地村民态度过于简单粗暴但游客的行为先已经触犯了法律红线。作为外来游客不先行查证地界就擅自进入并在上面生火这确实存在一定的违法风险。"某旅游法律顾问如是说。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指出就算那里属于村民的私人草地如果没有明确标示和告示牌的话,游客未尝不可也有些"狡辩"的成分。这么做合情合理吗?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主要责任?
这起事件还牵扯到了一些"前因后果"的探讨有人提出随着户外运动的火热兴起很多游客都把"露营"当成是一种时尚,但常常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现在很多景区都禁止了野炊生火关键就是要保护环境。"一名自由户外达人表示"理论上即便是在野外照样也得尊重自然,千万不能给特殊的生态圈造成污染和伤害。"
在这个问题上旅游管理部门也需要反思,现有的管理手段和宣传教育是否真的跟得上时代发展?像这次事件中涉及的普通牧区和草场管控措施又是否到位?如何在发展旅游业和保护当地生态之间寻求平衡恐怕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探讨的课题。
5月29日当地官方发布的最新消息透露这起冲突事件已初步解决双方当事人正在接受调解。"从昨天到现在,我一直在跟踪视频反映的情况。"甘南州文旅局局长马文涛在社交平台上回应说,"视频中群众一方是来自卓尼的,另一方是临潭的,都是我州内的居民。牧民爱牧场和牧草就像农民爱耕地和庄稼一样出于最朴素的本能。无论如何打人都是不对的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调解工作还在继续,直到两方满意为止。"马文涛继续表示,"是不是旅游管理范围并不重要,我们不会对此袖手旁观。同时也提醒大家,遇到问题要及时反映和报警。"
从马文涛的表态来看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正在积极介入调解努力化解双方矛盾。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毕竟与其纠缠于归咎责任的无谓口水战不如及时采取行动化解矛盾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升级。
这起事件反映出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确实值得我们仔细思考。比如旅游地的权属管理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教育广大游客文明旅游的问题。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西部旅游大省,甘肃不啻为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的一些短板和不足。
我们有必要放眼全局从整体上梳理一下当前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土地权属划分不够明确、旅游监管缺乏完善的配套制度游客观念和素质参差不齐等等。旅游地的权属划分究竟该如何界定?当地政府可以借鉴一些地区的成功做法明确特殊区域的使用权和准入条件并通过公示等方式告诉游客们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种情况发生。
起事件的根源在于游客在当地牧民的草场上露营生火做饭违背了当爱护草木的理念。任何到一个新的地方旅游都应该事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尊重当地的规矩。在很多地区草场对牧民来说就如同农田对农民一样宝贵外人擅自进入很容易引发矛盾。
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村民在发生矛盾时都应秉持理性沟通的态度避免动手违法行为。视频中双方均有不理性行为村民动手打人游客拍摄时也带有挑衅口吻这都是他们做的不好的地方,通过有理有据的沟通解释平和地表达诉求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当地旅游设施的不完善草场缺乏明确的标示牌、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主管部门应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并对游客开展更好的文明旅游教育让游客真正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主动遵守当地规矩。
希望读者朋友们的出游都可以开开心心一路畅通
对此大家怎么看这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