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内卷”的风吹到了金融圈,广东上半年处罚机构超120家次

金融 " 反内卷 " 并非否定竞争,而是重塑竞争逻辑。
金融业 " 反内卷 " 风暴来袭,已有省份出击。
7 月 24 日,时代财经从广东银行业保险业 2025 年上半年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已印发银行业、保险业 " 内卷式 " 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旗帜鲜明地提出 " 反内卷 "。
在市场竞争激烈、指标考核严格的当下,金融业 " 内卷式 " 竞争备受市场关注。今年以来,为了抢夺客户,银行消费贷、经营贷利率一度卷至 3% 以下新低,引发部分客户违规套取资金流入房市股市的乱象;信贷价格战打响的同时,叠加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今年一季度末,银行净息差已逼近 1.43% 生存红线。
一线从业人员对 " 卷 " 的感受则更为深刻。" 在月末、季末的业绩考核时点,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的行为早已是银行业公开的秘密。还有银行不惜高息吸收同业存款,或以高于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行存款招标。" 银行业人士林利(化名)告诉时代财经。
相关问题愈演愈烈,行业再提 " 反内卷 "。7 月 24 日,广东发布《广东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从坚持理性定价、严格管理返佣返利等方面提出多项倡导性条款和禁止性条款;《广东保险业防止 " 内卷式 " 竞争自律公约》同时发布,明确保险公司应抵制恶性价格战,不滥用渠道手续费等基本要求。
7 月 25 日,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引导行业回归理性的关键因素是制度约束、行业自律、业务转型和监管协同。其同时认为,金融 " 反内卷 " 并非否定竞争,而是重塑竞争逻辑——从 " 价格战 " 转向 " 能力战 ",从 " 规模扩张 " 转向 " 价值创造 "。
" 这一转型既需监管‘立规矩’,也需机构‘强内功’,最终才能实现行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田利辉表示。
金融业 " 反内卷 " 号角吹响
相关 " 反内卷 " 要求下达后,目前广东省内已有银行机构率先响应落实。7 月 22 日,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召开了反 " 内卷式 " 竞争宣导会议;另据广东省保险协会 7 月 21 日披露,省保协召开保险公司综合整治 " 内卷式 " 竞争工作座谈会,人保财险、平安人寿、太平洋产险、建信人寿、大地财险、中英人寿 6 家公司参与。
事实上,金融业关于 " 反内卷 " 的呼声由来已久,多个地区已在开展专项行动进行整治。
时代财经注意到,6 月末安徽省池州市银行业协会官微发文称,在池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池州市银行业协会印发了《池州市银行业 " 反内卷、强自律、优环境 " 行动方案》,集中整治辖内银行业 " 内卷 " 问题。
更早之前的 4 月,安徽省银行业协会与保险行业协会还联合发布了《安徽省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反内卷联合倡议书》,从倡导公平竞争,抵制无序内卷;坚持报行合一,杜绝恶性竞争等 5 个方面做了具体要求,提出坚决抵制恶性价格战、虚假宣传、诋毁同业等行为。
此前,也有银行业高管曾在公开场合呼吁 " 反内卷 "。4 月 16 日,时任浙商银行董事长的陆建强在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大会上表示," 现在整个社会反内卷的呼声很强,浙商银行也大力倡导更好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要做提出幸福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要拒绝无效加班。"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银行业的 " 内卷 " 集中于价格战与考核异化,保险业则呈现 " 价格战、费用战、规模战 " 等态势。
田利辉向时代财经指出," 当下部分银行以‘ 1.9% 存款利率 + 购物卡’争夺客户,或通过亲属关系、捆绑销售等完成存贷指标,甚至出现冲时点操作,严重扰乱市场定价机制;在保险领域,如 1 元保、返佣金、虚列费用等套路,导致保障功能弱化、风险积累。"
他进一步指出," 内卷 " 的根源,在于金融机构考核机制出现扭曲、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为应对净息差收窄,银行被迫以规模扩张弥补利润,而保险业在低利率环境下依赖高预定利率抢占市场份额。这种‘价格驱动型’竞争不仅侵蚀行业生态,还导致风险积聚、客户信任崩塌(如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及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弱化。" 田利辉表示。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 " 千万级罚单 "
在无序的内卷式竞争中,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对相关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正不断加大。业内人士分析称,高息揽储与变相返利、短期冲量考核、费用管理失控和产品同质化竞争等行为,均是监管打击的重点。
时代财经 7 月 24 日从广东金融监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局围绕存贷利率合规性、公司治理、资产质量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共作出处罚决定 125 项,处罚机构 129 家次,处罚责任人 212 人次,禁业 6 人次。
反映在罚单方面,时代财经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截至 7 月 24 日,在存款业务违规方面,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对全国银行业开出 69 张罚单,其中涉及违规虚增存款、非法吸收存款等违规事由,其中有 10 张罚单罚没金额达到 100 万元以上。
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州监管分局 7 月 11 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通过不正当方式吸收存款,浙江台州路桥农商银行及相关责任人被处以 160 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处分;另据黔西南金融监管分局同日开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因违规返利吸存,望谟富民村镇银行被处以 30 万元罚款,时任行长班某被警告。
保险机构违规方面,更不乏 " 千万级罚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7 月 11 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因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等多项违规行为,一大型综合型保险集团旗下两大核心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合计罚款 1074 万元。
当下,引导金融机构回归理性、告别 " 内卷式 " 竞争,有哪些关键因素?
对此田利辉指出,金融 " 反内卷 " 并非否定竞争,而是重塑竞争逻辑。首先,要形成更为有利的制度性约束,明确从纸面上 " 不能做 " 到行为上 " 不敢做 ",重构市场参与者的博弈逻辑;二是行业协会推动 " 自律公约 " 签约背书,将理性定价、差异化创新等理念内化为行业共识。
除了强监管,真正告别 " 内卷 ",更需要机构及市场的转型和协同。
" 金融机构要转型升级,头部机构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科技赋能运营、中间业务创新等路径,逐步摆脱对传统存贷的依赖,转向价值驱动型增长;监管要与市场协同,政策端需要通过稳利率、控风险释放信号,市场端则应借助‘去低效产能’(如清理灰色小贷公司)实现出清。" 田利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