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地摊提拉米苏让上百人上吐下泻”,网红摆摊生意吓退了多少打工人?

访客 2025-05-27 19:06:05 57433
“地摊提拉米苏让上百人上吐下泻”,网红摆摊生意吓退了多少打工人?摘要: 摆摊有风险,创业需谨慎网红店又出事儿了。今年 520,不仅没什么往年大办情人节的热闹气氛,甚至发生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安徽亳州蒙城县有一家名为 " 如花提拉米苏 " 的流动摊贩,...

摆摊有风险,创业需谨慎

“地摊提拉米苏让上百人上吐下泻”,网红摆摊生意吓退了多少打工人?

网红店又出事儿了。

今年 520,不仅没什么往年大办情人节的热闹气氛,甚至发生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安徽亳州蒙城县有一家名为 " 如花提拉米苏 " 的流动摊贩,许多于 5 月 20 日购买其产品的消费者,在食用后出现了明显不适症状,包括高烧、剧烈腹泻、呕吐、脱水等,部分患者需住院治疗。

5 月 25 日," 亳州上百人吃网红提拉米苏后进医院 "冲上热搜。有网友表示,家里即将中考的孩子也因食用提拉米苏不停腹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涉事提拉米苏的检测结果,目前尚未公布。

据南京广播电视台报道,5 月 23 日,涉事店主表示正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5 月 24 日,蒙城县政府值班电话接听人员表示,县卫健委和县市监局正在处理," 初步掌握的情况就是他们(病人)都是在 5 月 20 日购买了同一家提拉米苏 ",具体引发原因尚在调查中。

在这次事故之前," 如花提拉米苏 " 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店,店主的抖音账号 " 如花 · 提拉米苏王国 "粉丝数过万。现在该账号已经设为私密状态,但从网上流传的截图可看出,这个小摊以" 独家配方、真材实料、用心制作 "为卖点——也许这就是提拉米苏摆在流动小车上也能卖出 25 元一份的原因。

只不过现在消费者变成了受害者,粉丝群变成了维权群。大河报获悉,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消费者已经组成上百人的 " 提拉米苏中奖协商群 " 微信群聊,而店主也在群中致歉,并表示 " 如果有 20 日当天购买或吃了提拉米苏的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

虽然官方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网友们已经对提拉米苏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做出了许多有理有据的猜测。

一种质疑集中在作为原料的生鸡蛋上。提拉米苏的传统配方要求用生鸡蛋制作,如果店家没有用无菌蛋,或者冷藏不当,比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露天售卖,容易滋生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当下流行的在提拉米苏上点缀花瓣的做法,也可能成为风险。一则鲜花花瓣上可能有农药残留,二则有些花本身就不可食用。

涉事店家摆摊售卖的形式就更成问题了。流动摊贩缺乏冷藏设备,提拉米苏中所含的奶油、乳酪容易变质,如果不是现做现卖,反复冷冻又解冻同样会加剧细菌繁殖。同时流动摊贩的资质也被质疑,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操作环境是否达到食品加工标准都得打个问号。

但就是这么一个数起来到处都是安全隐患的甜品,却成了摆摊中的热门品类。景区大门外、商圈步行街,那些臭豆腐、烤鱿鱼、大香肠的天下,如今都出现了大铁盘装提拉米苏那五彩缤纷的身影。

作为经典款甜品,提拉米苏自带流量,并且还在摊贩的巧思下焕发新的商机。西餐厅里的提拉米苏只有原教旨主义咖啡味,在小摊上,则可以有莓果、蜜瓜、杨枝甘露、紫薯芋泥等等时兴的网红口味,色彩斑斓、十分出片,在油烟滚滚的炒粉炒面中显得清新脱俗,在冰粉豆花西米露中又有那么一些异国情调。

尤其重要的是,提拉米苏并不难做。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技巧和昂贵的设备,原料成本也相对可控。更何况,随着摆摊提拉米苏的日渐红火,预制提拉米苏、批发提拉米苏也热辣出炉,供应链上再添一个环节,直接拿货让摆摊变得更加简单。

其实不止提拉米苏,很多甜品都在成为摆摊中的战斗机。一种" 水果麻糍 "就从摊儿上火了起来,雪媚娘的材料裹出菜煎饼的气势,摆摊的过程拍出微短剧的爽感。卖水果麻糍的摊主兼博主,经常会从凌晨五六点备料开始拍,以一大堆人排队抢购为剧情高光,当天做的很快全卖光了,收摊一算日入千元。

地摊提拉米苏一个卖 25 元,搁地摊里属于坐地起价,但和餐厅里的提拉米苏比,又是实惠之选;地摊麻糍在如今占领商超的 " 面包爱马仕 " 们面前,则更是显得亲切朴实接地气。

消费者开始适应在越来越精致的流动小车上买口粮或 " 放纵日 " 甜品;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开始把目光从当个实习生都恨不得面试 6 轮的就业市场,转向农贸市场,看着互联网上辞职摆摊月入 3 万的佳话摩拳擦掌。

" 教你摆摊赚大钱 " 的内容不断涌现,地摊摊主中不乏开班授课的兼职创业课老师。

在这次事故之前,就有网友发帖提起过找 " 如花提拉米苏 " 上课学摆摊的经历,授课费 2900 元。

然而摆摊真的这么简单、这么 " 暴利 " 吗?一边是摆摊经济如火如荼,另一边不少网红品类被直指是" 互联网骗局 ",表面上看是教你赚钱,其实是想赚你学费加盟费。

于是教你如何避坑不受骗,又随之成为需求高、含金量也高的创业真经。

避坑类选品博主条分缕析地梳理每个热门品类的优劣利弊:做法够不够简单、备货好不好保存、需求够不够稳定、复购有没有潜力、拍成视频能不能吸粉,一个视频看下来你便已如洞察地摊经济学。

麻糍看着颜值高,但口感偏腻,影响复购率,各种小料也增加库存压力;炒粉炒面是摆摊王者,有刚需和固定人群就能做;至于最近爆火的大锅卤菜,存活率三成都不到。

再看提拉米苏,生鸡蛋易滋生病菌、奶油乳酪易变质,也妥妥是避坑理由。

看来不管是自己想摆摊,还是想吃网红地摊食品,都不能只看摊主自卖自夸,还得听专业餐饮人说说里面的门道和猫腻。

也许这才是有效的" 小众点评 "、" 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 "

参考资料:;

1. ; 南京广播电视台,《安徽 " 网红提拉米苏 " 引发上百人高烧腹泻,多方回应》,2025.05;

2. ; 大河报,《涉事店家回应多人吃甜品后上吐下泻》,2025.0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Vista 氢商业 "(ID:Qingshangye666),作者:大稚,36 氪经授权发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