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刑上CEO?大厂掀起反腐风暴,涉案金额八位数

访客 2025-07-27 17:01:34 25327
刑上CEO?大厂掀起反腐风暴,涉案金额八位数摘要: 大厂似乎掀起了 " 反腐风暴 "。" 大厂 " 反腐的号角再一次吹响。近日,上海经侦 ECID 通报,依托 " 蓝鲸 " 护企工作站,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沪上某互联网企业高管韩某收...

大厂似乎掀起了 " 反腐风暴 "。

刑上CEO?大厂掀起反腐风暴,涉案金额八位数

" 大厂 " 反腐的号角再一次吹响。

近日,上海经侦 ECID 通报,依托 " 蓝鲸 " 护企工作站,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沪上某互联网企业高管韩某收受商业贿赂案,抓获受贿、行贿犯罪嫌疑人七名,涉案金额达 4000 余万元。

这份通报提到,2023 年 7 月以来,韩某等三人相互勾结,利用手中管理物流配送业务和确定供应商准入、清退、考评、补贴发放等职权,帮助多家供应商获取了数十座大中城市的物流配送业务资格,收取供应商刘某等 4 人的行贿款,30 余次收受供应商行贿款物达 4000 余万元。

目前七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随后,饿了么向时代财经确认,这则通报中的韩某,就是 6 月 20 日因涉嫌职务犯罪,被警方带走调查的饿了么物流主管、原 CEO 韩鎏。

时代财经注意到,今年来,大厂似乎掀起了 " 反腐风暴 "。

在韩鎏被带走的 2 天后,6 月 22 日,唯品会对媒体证实,公司副总裁冯佳路(Tony)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7 月 2 日,据媒体报道,B 站(BILI.US,09626.HK)在内部邮件中通报,原游戏合作部总经理张某敏在 B 站工作期间存在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同样在 7 月初,完美世界(002624.SZ)公告称,旗下多个工作室核心人员在职期间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及劳动合同约定,个别员工及供应商负责人涉嫌违法犯罪。

6 月,京东集团(JD.O,09618.HK)发布 2024 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报告显示,京东集团一年查处了 221 起贪腐案(包括商业贿赂 191 起,职务侵占 30 起)。

3 月,抖音集团发布的《2024 年下半年抖音集团反舞弊通报》显示,2024 年全年抖音有 39 人涉及违法犯罪,下半年发生商业贿赂、职务侵占等舞弊行为 14 起。

随着大厂反腐进度渐深,牵涉的职级,涉案的金额,波及的范围都在刷新纪录。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此前披露的一起贪腐案中,涉案金额甚至突破了九位数。

某短视频平台公司的服务商与区域运营部门负责人冯某,利用自己在服务商入驻审批、奖励政策制定及执行等工作中的职权,与外部供应商唐某、杨某等共谋,冯某在制定奖励金政策的时候留下程序漏洞,帮助外部商户在没有真实运营的情况下通过提交内部数据,就可以将他人的奖励金划归己有,还指使其下属王某、赵某甲、赵某乙、翟某以本人或他人名义注册多家 " 空壳公司 ",协助将某短视频平台公司支付的奖励金转至杨某实际控制的账户,共计 1.4 亿余元。

海淀区是互联网大厂总部的集聚地。今年 5 月海淀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以下简称 "《白皮书》")统计,2020 年至 2024 年,海淀审理的 127 件案件犯罪金额共计 3.05 亿元,个案平均犯罪金额为 240 万余元,犯罪金额 100 万元以上 " 数额巨大 " 的案件占比达 43.30%。

涉案金额变大,被曝光的大厂贪腐案例也在增多。

《白皮书》提到,2022 年,海淀审理的案件数量为 14 件,随后的两年,案件数量都增长到了 20 件以上,特别是 2024 年,案件数量达到了 27 件。

大厂贪腐为何屡禁不止?

在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看来,大厂早期野蛮生长,在规章制度上有许多不健全,随着其成长到一定阶段,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自然会出现腐败现象和案例开始在规章完善下逐步暴露并被诉诸法律的情况。

他认为,这种暴露合理且有必要。对不少大厂而言,密集反腐其实是在 " 为未来排雷 ",对于公司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大厂的腐败行为有极大一部分与业务条线有关。

《白皮书》提到,在企业整体运行链条中,业务部门贪腐问题更为突出。所谓业务部门,是指负责采购销售、产品规划、渠道运营、市场管理、用户管理、内容管理等直接接触和管理平台用户、从事产品运营推广的部门。据其统计,在 127 件案件中,涉业务部门贪腐案件共 104 件,占比 81.89%。

《白皮书》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业务部门直接掌握和接触公司业务资源和流量资源,职权寻租空间更大,另一方面,业务部门内部管理普遍更为灵活机动,员工自主决策和行动空间更大,致使贪腐行为更加易发、高发。

在前述韩某的案件中,向韩某行贿或被其索贿的供应商中,有的曾因考核不达标,希望通过行贿保留供应商资格;有的则是为了改善经营状况而行贿,希望获取更多关照。而韩某则利用手中的职权,对供应商做不同的资源倾斜以敛财。面对供应商的不同需求,韩某等人还会利用手中职权,将相关业务资源向行贿者进行敛财。

" 反腐是必要也是必需的,敢于直面问题是企业的自我责任。只要不断完善健全,就能最大限度降低对大厂的负面影响。" 张书乐表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