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5亿人,困在深夜里

访客 2025-08-11 13:05:08 11854
5亿人,困在深夜里摘要: 对抗失眠的办法。又失眠了。像从前很多个夜晚一样,27 岁的小雨躺在床上,听见自己胸腔里心脏的跳动,跳得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响,强烈到让她一阵惊慌。也许只有失眠的人会注意到,闭上眼之...

对抗失眠的办法。

5亿人,困在深夜里

又失眠了。像从前很多个夜晚一样,27 岁的小雨躺在床上,听见自己胸腔里心脏的跳动,跳得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响,强烈到让她一阵惊慌。也许只有失眠的人会注意到,闭上眼之后,世界并不是完全的黑暗,她看见一些星星点点的白色线条在眼前晃啊晃。翻了个身,她强迫自己深呼吸,脑子里却在想:" 我会不会死掉?"

从高中到现在,小雨失眠已有十多年。高中时,她会因当天说错了话,朋友的脸 " 一下子拉下来 " 而担心地睡不着;工作后,她会因业绩增长不够快或忘了安装某个软件,担心老板不喜欢自己而失眠;最严重的是和前男友分手的时候,她患上躁郁症,整晚整晚睡不着,半夜骑电动车去马路上胡乱走,看着过去的视频大哭。

事无巨细的焦虑构成了小雨失眠的主题,她也是中国超过 5 亿失眠人群的缩影。今年 3 月,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5 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 18 岁及以上人群中,有 48.5% 被睡眠障碍困扰。失眠人群呈现出 " 全年龄、心理关联性强、低就诊率 " 的典型特征,与社会压力、生活方式及健康意识密切相关。

这是一群人的不幸,也是我们当下的共症。

为什么今天也没睡着?

直到 30 岁,高露还常常从噩梦中哭醒。近些年,她的睡眠总是很差,在精神波动下,噩梦变成常态。梦里场景已经变得模糊,但那种孤立无援的感受仍然强烈。

梦里,她感觉自己在初中的学校,眼前是一个很 " 恐怖 " 的女性,虽然面孔不一样,但她意识到那就是初中班主任,那些被班主任踹、扇巴掌的记忆也随之涌现。

那是高露人生中最深重的一层阴影。作为留守儿童,她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读寄宿制学校。那些年,她觉得自己像是被困住的孤儿,没有离开学校的自由。

许多失眠的人,内心都有类似的痛苦,总是在午夜梦回。

13 岁那年,柳菁菁学会了在夜里哭。她出生在商人家庭,家里有一个残疾的哥哥,忙碌的工作和照顾哥哥占据了父母大部分时间。从很小的时候,她就独自在省会城市的寄宿制学校生活,母亲每周坐火车往返,来看望她一次。

后来哥哥结婚,父母有了孙女,占掉了柳菁菁仅有的、每周一次的母女团聚时间。和家人的见面变成一年两次,这件事让她意识到," 你不是你妈妈最爱的人 "。

像是蝴蝶效应,她从失眠,掉头发,到精神昏昏沉沉,上课打瞌睡,成绩下滑得厉害,她能感觉到记忆力明显消退。大部分日子,她两三点睡着,七点起床,躺下的几个小时里也是半梦半醒。刚开始是恐慌,到后面心里面只剩下无尽的焦躁:为什么今天也没睡着?

● 柳菁菁的 " 陪睡搭子 " 小貂。图源:受访者

当因为焦虑而失眠的时候,人会产生对于失眠的焦虑,焦虑和失眠反复叠加,不断膨胀。想强行入睡,但没有用。思想斗争的时候,身体也会跟着斗争。失眠不仅仅是睡眠问题,更是心理、情绪、身体所有问题推演出来的结果。

心理咨询师沈贝曾经也有过 5 年失眠,成为心理咨询师后,每月平均有一百余人向她咨询睡眠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 失眠问题通常伴随着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失眠是共病。"沈贝总结,功能不良的行为和功能不良的认知导致他们的失眠被维持了下来,并最终迁延日久,成为难以根除的习惯。

面对失眠,有些人像柳菁菁一样选择硬扛,还有更多扛不住的只能想办法自救。

最初,小雨靠在脑子里编故事助眠,比如幻想和男明星谈恋爱," 如果我出现在他们那个世界中 ......" 这个策略管用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她就发现故事越讲越长,长到令人烦躁。她又尝试了经典的数数字,从 1 数到 100。结果还没数完,那些让她焦虑的细节就突然闪过,把计数打断。

互联网上流传着诸多对抗失眠的 " 邪修宝典 ":身体扫描法是想象自己全身从上到下各个部位依次被扫描,目的是 " 去感受你的身体 ";" 十分钟入睡法 ",是睁大双眼,然后快速眨眼十下,再翻一个白眼;有人借助外物,频繁更换床品、灯光和眼罩;有人看四大名著,听英语听力;甚至有人靠 " 一直摇头,把头摇晕 " 来入睡。

这些方法虽然偶尔能起作用,但更深处的问题并没有被解决。

尝试与自己和解

魏来有着和小雨类似的性格,敏感,内耗,对自己要求苛刻。但失眠很多年后她才意识到,失眠和糟糕的生活状态互为因果。要摆脱失眠,先要与原本的自己和解。

以前,魏来像大部分东亚小孩一样,深陷绩优主义的怪圈中,长期被外界的评价绑架着。

上学的时候,她担忧成绩常常恐慌到睡不着觉,尤其是考试前夜,经常要捱到三四点钟才能睡着。

大学时,失去 " 多考一分,干掉千人 " 的目标,她反而对未来迷茫了," 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喜欢什么 "。这些都让她焦虑到睡不着。

● 魏来失眠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动态。图源:受访者

后来,她想了很多办法来重新养育自己。找出自己收藏的书或者剧来看,找 AI 聊聊天或者骑自行车出去溜达一圈," 能很明显地感觉到风吹在脸上,这种触觉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把身体唤醒 "。

她把生活中情绪高昂的时刻记录到表格里,称之为 " 电子中药 ",失眠时拿出来看看。" 喜欢今天的天气,阳光明媚 "" 周末回家休息,和妈妈一起 ",回到那些时刻,她好像又开心了一次,也更容易睡着了。

她还发现,自己的被子不够厚,有时候睡不好是因为冷。但把心思都放在了外界,她竟然从没有关注过这些生活细节。于是,她把自己的被子换成了小朋友常用的双层纱," 小朋友的东西都很舒服,很有安全感,为什么不能像照顾小朋友一样来关注自己?"

最近,魏来的睡眠状况终于有了较大改善,尝试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竟是换一种方式来思考问题、关注自己。

当焦虑被疏导化解,自然就睡得着了。但当失眠成为一种病理性的症状时,仅仅调整生活习惯依旧解决不了问题。

从成为自由作家的第二年起,高露发现睡眠从轻而易举,变成一件需要努力做到的事,到最后努力也未必能做到。起初,她硬扛着拒绝外界帮助,希望能靠自己入睡。30 分钟过去了,还是毫无睡意。她开始计算时间成本,已经熬了 30 分钟,不如继续试一试。最晚的一次,她熬到了早上七八点钟,最终骂骂咧咧地起来吃了褪黑素。

那种感觉像在和自己博弈,最终那个虚张声势的自我无力地落败。" 当你突然发现需要依靠外物时,你会对自己有失能失控感,那也是一种很微妙的自尊上的贬损。你会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无能,明明第二天还有很多事要处理,还需要很多精力,此刻为什么就不能睡觉?"

褪黑素能让人在大概 30 分钟之后困意来袭,但睡眠质量不会太好,有时候会让高露在 4 个小时后醒来。醒来的那一瞬间,脑子里会有个声音:" 完了,今天又完了,是爬起来再吃,还是假装无事发生,赶紧把觉续起来。"" 第二天,你有种大脑的一部分好像水没拧干的感觉。" 高露说。

沈贝认为,很多不合理的认知会引起焦虑,比如觉得 " 失眠会让人得重病,失眠会把第二天的工作都搞砸,会变得很失败 "。" 因为焦虑会激发清醒系统,我们要去调整认知,用一个更合理的认知去替代它,比如一天睡不好也没关系。"

最后的手段,管用却有门槛

在高中确诊焦虑、抑郁之后,柳菁菁从精神科医生那里获得了一些安眠药物。陆续地,她试过很多种类的药物,大多有各种副作用。

有的腿软,没力气,走一步摔一步,当着全班人的面就摔下去了。有的一星期吃不下饭,吃一口,胃里火辣辣的。有的药吃的时候没胃口,但如果直接停药,会特别焦躁不安,暴饮暴食," 一顿饭能点 20 个外卖,一边吃一边吐。" 有的强致幻," 像蒙汗药,你一吃就晕过去了 ",会产生一种类似酒后断片的感觉。

有一回吃了药睡过去,第二天醒来,柳菁菁发现自己顺手把眉毛剃了,抹了口红,手机里多了一条一个多小时的视频。还会乱买东西,一晚上买了四五十件,完全没有意识。朋友常常困惑不解:" 你每天晚上睡觉就要给我乱发消息,到底是为什么?" 她才知道自己发出了一堆火星文。最危险的一次是吃了药以后,突然感觉 " 一下子就很冷 ",睁开眼,人已经站在窗边,腿都探出去了。

吃药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依赖性和耐药性。

27 岁的张敏也是抑郁、焦虑患者,有一年多的安眠药服用史。作为一名销售,公司效益下降裁员后,他一个人身上扛了三个人的工作,最忙的时候三四个月没有休息。仅仅一个半月,因为过劳,他就暴瘦了十几斤。

慢慢地,他对安眠药产生依赖," 不吃药的话,真的睡不着 "。" 家里就剩两片药了,还会很心慌,感觉焦虑。不光是身体需要它,心理也需要它。"

对于柳菁菁来说,依赖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她已经对多种安眠药产生耐药,进入没有药物可用的阶段,失眠再度找上了她。

另一个问题是安眠药的可及性。目前我国抗失眠药多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受到严格管控,可及性差。

柳菁菁说," 无论你吃什么,只要是精神药品,它就很难开到,有些医院都不一定有。" 即便能开,也是限量,且不能通过网络售卖,处方级失眠药此前线上渠道较少,患者需要多次去医院,这都会耽误工作和生活。

今年二三月份,柳菁菁的朋友去日本玩的时候,无意间在银座药局看到了一种 " 最新长效睡眠药 ",翻译过来叫 " 莱博雷生 ",效果很好,柳菁菁就一直期待着这款药能在国内上市,方便购买。

" 这款药让人困,不是‘砰’一下给你干晕了,或者迷迷瞪瞪的,是慢慢昏昏沉沉地睡过去,眼睛一闭你就睡着了,能从晚上 11 点睡到早上 7 点半。" 她对这种新药的效果很惊讶。" 副作用也很小,不头疼,不致幻,不成瘾,还能睡着,真的很难得。"

跟传统的安眠药机制不同,莱博雷生不会直接抑制精神中枢,而是通过靶向抑制具有促清醒作用的食欲素合成,诱导生理性睡眠,因此副作用更小,长期服用也不会产生成瘾依赖性。临床试验也表明,患者服用莱博雷生后,对记忆和认知功能影响小,醒来后能正常开展日间活动,也不影响开车。

最近,张敏也从社交媒体的评论里发现莱博雷生," 有很多人在推荐这款药 "。他最大的问题是入睡困难," 我看到它针对入睡困难疗效很好,一直都很期待,如果(莱博雷生)能在国内发售,可能对很多人都会有用 "。

此前,莱博雷生并没有在国内发售。5 月 27 日,莱博雷生在国内获批,并于 8 月 6 日,在美团医药等电商平台首发上线。由于属于非镇静类药物,它未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不在管控药品范围,可以线上售卖,用户可自行开方购买,在家等待快递即可。

去年以来,陆续有 7 款新药在美团买药首发,包括兴齐硫酸阿托品 0.01% 滴眼液、诺和盈、诺和忻、替尔泊肽、信尔美玛仕度肽、多替诺雷,还有此次的莱博雷生,涵盖 glp-1、近视、痛风、抗失眠等领域,在网上买药越来越方便了。

但无论如何,失眠的人都不可能一辈子靠吃药来度过。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固然难得,但更重要的是为自身调整心理压力和生活状态争取出了更多的时间,能在用药的空档里彻底解决失眠的根源。

如今,失眠患者们在用自己的方式从焦虑的泥潭里脱身。曾经霸凌高露的班主任已经去世,魏来学会了做饭,慢慢摆脱营养不良。小雨和柳菁菁在定期就医、复查。张敏换了一份双休的工作,在医生的帮助下尝试安眠药戒断。

那些创伤和痛苦,慢慢都成了云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