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连阳!沪指触及3688.63点,创近四年新高,港股腾讯系大涨

沪指在时隔 210 个交易日后,盘中突破去年 924 行情高点 3674 点,日内触及 3688.63 点,是 2021 年 12 月 13 日以来新高。
8 月 13 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突破去年 10 月 8 日高点,创近 4 年新高。A 股全天成交额 2.18 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 2699.99 亿元。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 2700 只个股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 0.48%,深成指涨 1.76%,创业板指涨 3.62%。
从板块来看,AI 硬件股持续爆发,工业富联等多股续创历史新高。券商股一度冲高,国盛金控 2 连板。有色金属概念股震荡走强,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双双创历史新高。板块方面,有色金属、PEEK 材料、CPO、光刻机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银行、港口、物流等板块跌幅居前。
沪指突破去年 924 行情高点 3674 点,沪深两市成交额再上 2 万亿元,券商板块拉升。
今日早盘," 牛市旗手 " 券商板块表现活跃。国盛金控连续两日涨停,长城证券直线封板,港股中资券商亦集体飙升。
据券商中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业态的确出现了三大驱动:一是由于 T0 客户数量增加、规模加大,部分券商的算力已经明显不够用;二是有大型券商表示,近期客户保证金规模稳步增长;三是存量客户加杠杆明显,这一点也可以从融资余额的增长中体现出来。
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结构调整面临拐点,低利率及资产荒下,险资、理财、公募的权益类占比均有望触底回升。增量资金接力入市打开券商经纪、两融、资管、投行等业务的增长空间,证券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大牛股长城军工再度涨停。近两个月累计涨幅已达 425.33%。
午后脑机接口概念再度活跃,创新医疗走出 7 天 4 板,此前浙江东日 3 连板。
消息面上,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 2027 年,我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要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落地应用;到 2030 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
午后机器人概念拉升,中马传动走出 11 天 7 板。
消息面上,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 8 月 14 日至 17 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来自全球五大洲 16 个国家的 280 支队伍、500 余台人形机器人将展开 26 个赛项、487 场比赛、538 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
近期较为弱势的港股今日高开高走。截至发稿,恒生指数涨 2.29%,恒生科技指数涨 3.08%,国企指数涨 2.28%。南向资金净卖出超 63 亿港元。
港股生物医药股走强,截至发稿,派格生物医药 -B 涨幅扩大至 18%、药明康德涨超 5%、药明生物涨超 3%。
港股科网股普涨,截至发稿,阿里巴巴涨 5.4%,腾讯控股涨 3.93%,美团涨 3.85%,快手涨 4.12%。
值得一提的,腾讯系股票今天大涨,阅文集团涨超 18%,腾讯音乐涨超 15%。
8 月 12 日盘后,阅文集团发布 2025 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阅文集团实现收入 31.9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8.5% 至 8.5 亿元。
8 月 12 日,腾讯音乐公布最新业绩,二季度总收入增长 17.9%,调整后净利润增长 33%,超市场预期,13 日开盘后一度涨超 17%。据此前披露,腾讯控股将在 8 月 13 日公布中报,网易和京东集团计划于 8 月 14 日公布中报。
中泰国际指出,市场风险偏好持续走强,推动大盘高位震荡。7 月中国出口韧性超预期,进口同比增速创一年多新高,下游物价温和修复,上游降价压力仍存,基本面整体延续温和改善,叠加市场预期政策聚焦结构性发力,港股整体仍有上升支撑力。当前港股盈利预期稳健,恒指 2025/2026 年预测盈利增速 2.7%/8.5%,上游资源板块受益反内卷政策引领改善,叠加中国债市企稳(10 年期国债收益率>1.7%)支撑盈利上修动能。然而,当前港股估值短期已大幅修复,恒指预测 PE 回归 2018-2019 年中枢,风险溢价处历史低位与 AH 溢价创近六年新低,叠加 8 月进入港股季节性的淡季,中报业绩期将集中验证基本面,市场有理由高位整固。建议把握回调窗口布局政策与产业共振双主线,包括自主可控突围——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AI 算力等,政策受益方向——反内卷核心相关的水泥、煤炭等上游周期;重大及建工城相关的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生育补贴落地提振母婴产业链、本地生活及文娱休闲服务等。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 9100 亿港元,主要流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核心资产。AI、新消费这两大赛道体现出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一定的稀缺性,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加码,助推港股行情持续向好。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最新观点称,在关税和贸易紧张局势备受关注之际,港股通南下资金增加以及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优化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通过沪深港通南向投资的成交额占港股总成交额的 23%。瑞银强调,随着新的利好因素出现,中国科技股可能会继续表现优异,继续看好在线游戏、云服务、在线旅游和电动车领域的头部公司。后续可能会有更多南向资金流入成长型和高股息股票,尤其是金融、电信、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的部分国有企业。
(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财联社、券商中国、证券时报、Wind、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