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渔乐圈”掀桌子,钓鱼佬们却买嗨了

访客 2025-08-14 15:59:45 76378
“渔乐圈”掀桌子,钓鱼佬们却买嗨了摘要: 上头的钓鱼佬,接受不了 " 空军 "!" 我们正在筹备国内电商(台钓 & 路亚钓具)品牌,预计 9 月底上线。" 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乐欣户外(曾包揽迪卡侬、Pure...

上头的钓鱼佬,接受不了 " 空军 "!

“渔乐圈”掀桌子,钓鱼佬们却买嗨了

" 我们正在筹备国内电商(台钓 & 路亚钓具)品牌,预计 9 月底上线。" 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乐欣户外(曾包揽迪卡侬、Pure Fishing、Ardisam、Fox 等国际钓鱼大牌的外贸代工),今年把目光瞄准中国钓鱼市场。

钓鱼,不再是中年男人的专属,成了年轻一代的新潮流,甚至慢慢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中国已有 1.6 亿名钓鱼人群。据中国渔鱼协不完全统计,24 岁及以下占比 23%,25 至 45 岁占比 46%。

钓鱼爱好者刘博,二十出头的年纪,不爱打游戏,也不爱上网冲浪," 睁眼就想去钓鱼,路过水面都想甩两竿 "。喜欢钓巨物的余磊,更是放话," 无论谁,只要钓到一次大鱼,就会彻底爱上它(钓鱼)"。年轻人为什么喜欢上了钓鱼?按照余磊的说法,钓鱼的时候,会产生一种 " 与天斗其乐无穷 ",而且 " 你还斗赢了 " 的感觉,这谁能扛得住?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报告,2023 年中国钓鱼用具市场按零售额计算已达 318 亿元,钓鱼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规模为 14 亿元;预计 2023-2028 年,两大市场将分别以 7.3% 和 9.5% 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

新老钓友们,一起催生了垂钓装备、体验和社交的新需求。装备轻量化、智能化趋势蔚然成风,女性、亲子客群日渐增多,轻垂钓业态应运而生。

现在正值垂钓市场向线上化迁移和价格战酣战热潮之际,乐欣户外的杀入、新趋势的诞生,将给线上市场带来变数。那么,它能在传统垂钓市场掀起多大的风浪?对上下游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又有何影响?

找回闲适,还是追求刺激?

2020 年春天,刘博被滞留在老家,收到公司通知居家办公。那一年,他第一次体验这项曾被冠以 " 中年男人专属 " 之名的运动。

一开始,刘博觉得 " 钓鱼有什么好玩的,又无聊,还晒 "。后来,每逢周末,他就一个人,一根竿,在村里的野塘边,一坐就是一下午。甚至大年三十,他还要出门钓鱼。

并非渔获丰富,而是享受钓鱼过程中内心的平静。" 天地万物都在运动,只有我和鱼漂相对静止," 刘博接着说," 工作、生活琐事我都不会再去想,只享受此刻,享受放空的状态。"

高压的工作状态要求大脑保持高速运转,自己的生活毫无 " 闲适 " 可言。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了工位,每一点时间都变成了工作时间。多年来,刘博就在工作和消费的循环里疲于奔命。

钓鱼的出现,让他重新找回闲适、放松和平静的状态。" 以前手机不离手,现在钓鱼一整天不看手机都是常事。" 他说,它没有 KPI,没有 OKR,想钓多久钓多久。

回到城里后,只要有时间,刘博还是会出门钓鱼。" 时间允许的话,我就会提前搜罗周边的钓点,周末一大早就出门;时间不允许的话,还能去室内的钓馆试试‘轻垂钓’(一种更为简便的钓鱼方式,对水域、装备要求低),也能过过瘾。"

和刘博的心态完全不同,余磊更爱钓鱼带来的刺激和满足感。他把钓鱼称之为 " 水面的老虎机 ",只要有咬钩或者上鱼,都能让自己兴奋起来。为了钓鱼,他购入的钓鱼具装备也越来越多," 都有点想买辆皮卡车,装我的这些‘宝贝’。" 他笑着说。

余磊是从 " 小物钓(钓小鱼)" 开始入坑的。" 几分钟就上一条鱼,每隔几分钟自己就会快乐一次 "。小物钓爽点十分密集,让其越爽越想钓,越钓越上瘾。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刺激感不再强烈,余磊又跟着钓友进入 " 巨物钓(钓大鱼)" 的圈子。每到周末,他便会四处寻找巨物钓场。" 自己坐在那的每一秒,都活在期待和希望之中,一直有‘大奖’马上揭幕的感觉,既兴奋,又紧张。" 余磊描述道。

" 即使这次鱼跑了,下次肯定能钓到。这次空军(没钓到鱼)了,下次肯定能钓到。这次钓了条小鱼,下次肯定能钓大鱼。" 他坚信,没有人能拒绝这种刺激感和满足感。

北方地区的 " 大物黑坑 " 玩法,深受追求刺激的钓友欢迎。黑坑指商业性鱼塘,需缴纳一两百元入场费进场钓鱼,结束后按一定价格回收渔获。渔获多,相当于免费钓鱼,有时甚至还有盈余。

钓鱼圈内还有 " 大炮玩法 ",比黑坑筹码更大,每人入场缴纳数万元费用,渔获最多者拿走高价值奖品,比如市场价格十余万元的汽车。余磊说,有机会他也想尝试。

和人们刻板印象里不一样,近两年爱上钓鱼的女孩也在慢慢增加。2022 年,女性钓鱼人群仅占 3%," 现在出门钓鱼,隔两天就能看见几个女孩,没以前那么少了 ",有钓友反馈。

万露也爱钓鱼运动,不过她喜欢 " 云钓鱼 "。下班回到出租屋,她最爱看 UP 主 / 达人们快速上鱼的短视频,还有国家级钓手的大 PK 直播," 光是看看就挺解压的 "。

在万露的抖音和 B 站关注列表里,就有 " 高校钓鱼之王 "、" 凤吟 "、" 天元邓刚 "、" 吴亚钓鱼 " 等百万、千万级粉丝的达人,男女钓手都有。一些新钓鱼博主发布的 " 钓鱼后集市卖鱼 "、" 先卖后钓 " 等 Vlog 视频,也引起她的兴趣,一晚上能连续刷到好几条。

根据《2023 年中国钓鱼运动发展报告》披露的数据,2023 年钓鱼赛事中,女性参与者占比达 21.5%,较 2019 年增长 8.7 个百分点;其中,18-24 岁女性占比达 37.2%,年轻女性成为赛事增长最快群体。

垂钓也有江湖,年轻人爱上 PK 赛

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钓鱼队伍,对装备的需求开始出现分化。一般男性钓友享受闲适感,装备要求趁手就行,而女性、亲子客群可能还会对颜值、收纳、便携有需求。

特别是后者,这类客群的偏好孕育出一种新的钓鱼方式—— " 轻垂钓 ",对场地、时间、体力要求更低,且所有装备几乎 99 元以内就能搞定。有水就能钓,还有室内的钓馆开放,适合城市白领、家庭客群。亿邦动力在电商平台搜索 " 轻垂钓 " 相关产品,发现与传统钓具不同,轻垂钓的钓具设计更活泼、更有风格,甚至还有多巴胺配色。

钓友们晒钓巨物

另一部分钓友格外追逐刺激感和成就感,对装备的要求自然更严格。" 我看不懂我女朋友的口红色号,她也看不明白我为什么有这么多鱼竿鱼钩。" 余磊调侃道。

在我国,台钓和路亚是最为主流的两种钓鱼方式。对台钓来说,浮漂、鱼钩、鱼线、鱼竿、渔轮、鱼饵、钓箱、钓椅、抄网、鱼护 ...... 几乎是必备的出行装备。不同水域、鱼情,乃至天气,专业钓鱼人都会选用更合适的钓具装备。

如果是海钓(主要是路亚),翘嘴鱼、鲶鱼、鲈鱼、鳜鱼、红尾、马口鱼等不同鱼喜欢不同造型、颜色和材质的 " 饵 ",钓友需灵活选用。不过,除了假饵的选择,路亚钓还更要求钓鱼人的手法,即操纵鱼线,带动假饵,像真鱼一样在水中灵活游动,诱鱼上钩。

由于钓鱼运动的专业性和细分化趋势,钓具 / 钓鱼装备品牌企业几乎都有近万个 SKU。比如,乐欣户外的产品涵盖超过 9000 个钓鱼装备 SKU(钓鱼椅、钓鱼床、搁杆架、钓鱼箱等);汉鼎 2019 年前 SKU 高达 2 万个(多品牌),后降至 8000 个左右,相似和品质差的品都淘汰了。

上万个 SKU 中,钓竿最为核心,通常也是单价最高的商品。钓竿销售额的多少,也成为衡量钓鱼用品品牌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我国销售额排名靠前的钓具品牌,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专业竞技钓手创立的品牌,比如邓刚(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技术推广总教练)创立的 " 天元 "、化绍新(中国钓鱼运动协会终身荣誉竞钓大师)创立的 " 化氏 " 和刘志强(中国钓鱼运动协会特级竞钓大师)创立的 " 刘志强(钓具)",其特点是在消费者心中有较大声望。用户会因为崇拜或者认可某个钓手,而选择购买这些品牌的产品。

以 OEM 外贸代工业务起家的传统制造工厂,比如 " 光威 "、" 创威 " 等品牌。中国是承接了日韩的钓具产业转移,特别是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的威海,就诞生了光威和创威等。这类企业产品的特点是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品牌沉淀早。

因为零售渠道变迁而成长起来的新锐品牌,比如汉鼎、一味等。2012 年,电商渠道崭露头角," 汉鼎 " 成了第一家入驻天猫的渔具品牌,主打 " 极致性价比 " 和 " 无忧售后服务 ";2016 年,化氏成立子品牌 " 一味 ",定位于互联网渔具品牌,与主品牌形成渠道差异。

钓鱼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项社交活动。这一点对年轻钓鱼或资深钓鱼来说,都是一样。

天下钓友是一家,一支烟,一句 " 有口吗?"(有鱼咬钩吗)萍水相逢的两人就可以像阔别多年的老友一般聊上许久。从鱼情、钓技到周边钓点分享,钓友们无话不说,但一切都和钓鱼相关,无关世俗。在哪工作、孩子多大、工资多少,这类问题决计不会出自钓友口中。

钓友们自发组织钓鱼活动以休闲娱乐为主,而钓具品牌们发起的活动大多是竞技赛事类的。钓鱼运动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协会举办的各类钓鱼赛事近 500 场,直接参赛的专业钓鱼人数近 5 万人,相比 5 年前翻了 1 倍还多。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 光威钓王杯 "(此前称光威杯)全国钓鱼巡回赛名震钓鱼圈,至今已举办至第 11 届。光威钓王杯被誉为 " 中国钓鱼赛事的黄埔军校 ",化氏渔具创始人化绍新、天元渔具的创始人邓刚都曾是光威杯的钓王。

光威的打样,让大部分钓具品牌都走向了 " 产品 + 赛事 " 的道路,或签约钓手、组建钓鱼战队,或自行举办赛事。2023 年,在抖音积累 3000 余万粉丝的邓刚,发起个人 IP 赛事天元钓技 " 大武台 ",由邓刚领衔的天元战队与各地垂钓高手进行直播 PK,通过专业钓技展示与娱乐化剪辑手法,将 " 专业竞技 + 真人秀 " 混搭组合起来,当年成功曝光 15 亿次,吸引上亿人次观看。

再比如,2021 年以后发力经营钓具事业的刘志强,也在近两年组织了 " 志强鲢鳙战江湖 "、" 全能钓手 " 等线下活动,并通过抖音、视频号直播等方式扩大影响力。

如今,品牌不仅要拼专业实力,更要拼赛事能力。特别是赛事,已成为吸引年轻人的重要手段。《2023 年中国钓鱼运动发展报告》显示,全国性钓鱼赛事中,18-35 岁参赛者占比达 42.7%,较 2019 年的 28.3% 上升 14.4 个百分点;其中 18-24 岁年龄段参赛者占比从 9.2% 上升至 18.6%。

" 掀桌子 " 挤泡沫,钓具行业何去何从?

线下渔具店不断萎缩,电商成为了培育垂钓行业的沃土。有数据显示,目前行业整体线上销售额占比已高达 65%。但看起来垂钓行业风景独好,其实存在深刻的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

" 钓鱼人销售差距很大,很多普通玩家一年花费千元左右,喜欢路亚、海钓的资深发烧友,花费万元以上也有。" 行业人士指出," 有的路亚渔轮,一个就要几千几万块,就没有便宜的。"

2023 年,中国钓鱼用具人均支出仅为 213 元。这与同为户外运动的露营、骑行、滑雪项目相比,人均花费要低得多。据亿邦动力了解,汉鼎钓竿 " 魂系列 "(入门级)单价约 150 元;刘志强钓鱼抖音直播间 2021 年客单价仅 30 元,大多是饵料订单,近两年才有所提高。

雪上加霜的是,疫情催生大量市场需求,导致现在国内外市场均出现产能过剩。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 年钓具企业注册量达 53.2 万家,同比激增 91.7%。产业链疯狂扩张下,经销商、品牌商陆续吃进不少库存。

有钓具厂商回忆起前两年的辉煌时刻说," 几乎家家都没有存货,堆了几年的存货都被清干净了。" 还有湖北一家渔具批发店的老板说,2021 年的时候,一天就能卖出去 10 万元的货。

但钓具本身并不是纯粹的损耗品,市场需求增长幅度有限,这样繁荣的景象仅持续了 2 年左右。2024 年,各大电商平台都提倡卷低价,大部分钓鱼品牌企业为释放库存压力、挽回现金流,掀起一场席卷全行业的价格战。业内人都称之为 " 掀桌子 ",目前仍在持续中。

去年 3 月," 天元 " 多款钓具 6 折出清,另有一款售价 1299 元的鱼竿,打骨折价出售,仅 299 元,被业内视为 " 掀桌子 " 的开端。随后,光威、一味、老鬼等迅速跟进。

鱼得娱科技(刘志强钓鱼幕后公司)负责人黄志光称,2024 年 Q1,除了少数几家(如沃鼎、贾东普等)外,其余渔具品类头部企业销售额均同比下滑 30%-60%,线下店情况亦是如此。

而掀桌子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创造增量。3 月,老鬼品牌推出售价仅 6.6 元的黑鲢三代饵料新品(行业同规格的饵料正常售价在 10 元以上),两场直播卖出 260 万包,大致相当于其线下全年饵料消耗量的 1/10。4 月,一味也加入低价竞争,降价当晚,其抖音直播间 GMV 突破 4500 万元。

黄志光曾大胆预测,2025 年,中国渔具线上线下市场将继续下跌 20% 左右。对汉鼎而言,疫情后的高峰期里,一年销售额约 10 亿元,而今年预估可能不到 3 亿元。

当红利慢慢消失,行业必然会进入 " 去泡沫化 " 的过程," 稳中求进 " 就成为所有钓具企业的必修课。近几年,高端轻量化、智能装备细分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生产自动化在变革供应链方面崭露头角。这是企业需看到的行业结构性的变化,也可能是未来逆风翻盘的关键。

《轻量化垂钓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轻量化钓鱼装备市场规模达 96 亿元,预计 2029 年将突破 254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17.3%。16 年垂钓品牌 " 渔之源 " 已转型为轻量化垂钓品牌,其店铺内的一款 5.4 米 " 小蜻蜓二代 " 钓竿自重仅 106g,在抖音卖出 7.8 万支,天猫售出 1 万 + 单。

钓鱼竿可以装上传感器,浮标能连接上手机 App,有科技感的钓具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他们也愿意为能实时监测鱼咬钩的力度、频率的钓竿、具备水温监测功能的智能钓椅,支付 30%-50% 的溢价。

这种智能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方面,更深入到供应链改造环节。很长一段时间里,钓竿制作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产业工人熟练度依赖度极高,智能制造能够帮助提高人力效率,降低装备制造的误差。

拿汉鼎来说,2021 年,汉鼎成立工业自动化公司,目前已实现 80% 的鱼竿制造工序自动化生产。" 全球大型渔具企业,包括很多日本和美国的客户都已经在和我们合作。" 创始人刘超说,除了渔具外 ,借助碳纤维自动化设备,汉鼎也跨赛道进入低空经济、军工用管材等新领域。

2025 年伊始,中国农业农村部解禁休闲垂钓,各地纷纷开放更多钓位,松绑对 " 一线多钩 " 等钓鱼方式的地方规则,为行业发展提供开放性的包容环境。未来,钓具品牌谁主沉浮,还将取决于企业在专业产品、赛事体验、趋势洞见的综合实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