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建三局把华侨城告了

要冲入全国房企 20 强
十来天前,杭州上城区法院开了个庭。
原告方是中建三局,被告方是华侨城的三家公司,杭州兰侨置业、杭州华侨城投资发展、深圳华侨城股份。案由倒也常见,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但这事不常见的地方在于,一家央企告了另一家央企房企。
路数粗略看了下,中建三局起诉过一箩筐的民营和地方国企(不知道是不是挑的软柿子捏),但几乎没怎么起诉过央企房企。
舆论猜测这场官司与中建三局中标的杭州临安青山湖城市客厅项目有关。作为中建三局在华东的 " 脸面工程 " 之一,项目总投资 90 亿元、涵盖约 200 米临安第一高楼的超级地标。
不过,路数一番抽丝剥茧后发现,真正让两家对簿公堂的其实是另一个项目:华侨城 · 芳菲与城。
你就光看名字里带了两个 " 城 " 字,就应该猜到不一般。当时的华侨城在前任董事长段先念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在不少地方造城。
项目在杭州上城区丁桥板块,是华侨城进入杭州的首作,有高层、洋房、叠墅、商业等。
2018 年,华侨城以 57.6 亿元的封顶价格,拿下这个 50 万方的巨无霸项目,创下杭州主城区单体量项目纪录。
没多久后,中建三局以 11.4 亿元中标成为施工总包方,负责把华侨城在杭州造城的梦想照进现实。当时中建三局的董事长是陈文健,当时的中建三局还是站在开发商背后的乙方,干着苦哈哈的搬砖活。
双方有过蜜月期。2020 年的 " 百日攻坚誓师大会 " 上,80 余名总包、分包、监理单位代表齐聚,杭州兰侨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明峰、中建三局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冷正华并肩而立,定格了这段合作的黄金时刻。
只不过,这个高举高打的项目,在落地时动作变形了:
一是质量滑铁卢。项目在 2021 年因 " 外立面凹凸不平 ",被杭州住建局罕见责令停工整改。那会儿,中建三局也刚迎来新一任董事长陈卫国。在当时中建系八个局里,他是最年轻的董事长。
二是延期交付,导致华侨城在 2022 年下半年赔了 1832 户业主总计 1 亿多(赔钱这事,华侨城确实不负央企盛名,给央企留了体面)。
停工整改导致的成本增加、延期交付引发的连环索赔、工程款结算的罗生门,埋下两家后来走向决裂的伏笔。
进入杭州的第一个项目搞成这样,华侨城看着也是铁了心要跟中建三局硬刚。华侨城的招采平台上,2024 年下半年还曾就 " 杭州丁桥项目(中建三局案件)" 的诉讼代理服务进行过招标。
时至今日,华侨城的董事长从原先的段先念换成张振高,中建三局的董事长也从陈文健换成陈卫国,但两家在华侨城 · 芳菲与城项目上始终没有和解,并在换了董事长后还撕上法庭。
中建三局对华侨城挥法律大棒看着硬气,实则也暴露了自己在行业食物链的尴尬地位:向上,被甲方卡脖。向下,被分包商讨薪。
不过,两家的际遇也各有不同。
最近这几年,当年牛逼轰轰的华侨城,不光是在杭州,在地产开发领域里也没啥声响。反倒是中建三局换了董事长后,画风似乎完全变了。
在杭州,中建三局正在举全司之力全速推进武汉杭州 " 双总部 " 建设,宣称要两翼齐飞。
更有意思的是,和中建系其他工程局一样,中建三局不满足于只是建筑商了,它从乙方转为甲方,进军地产开发了。
中建壹品是中建三局旗下的主要地产开发平台。2021 年开始,中建壹品陆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拿地。
论气势和架势,中建壹品不输当年的华侨城,就差在脑门刻上 " 勇 " 字了。
对外,最近,陈卫国密集拜访上海、苏州等地的地方政府。对内,就过去一年的时间,中建三局把地产条线的设计、运营、营销等负责人挨个换了遍,并且从华润、龙湖等房企那引入了不少人才。
这架势,它是要跟之前被大家吐槽的 " 二流体系、三流管理、四流团队 ",做告别了。
据说,中建壹品还要冲入全国房企 20 强。
这目标不难实现。在机构销售榜单上,它去年已经在 20 强。只要保持住,就不会被兄弟单位——中建八局的中建东孚超越。
据路数的朋友说,内部还有个一流的目标:中建壹品要成为地产界的小米。
对于很多房企来说是暗黑天空的地产行业,中建三局在陈卫国的带领下,仿佛是要做暗夜里那颗璀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