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致性价比,围困海底捞

这个夏天,人均 150 元的火锅店里顾客稀稀拉拉,人均 50 元的自助小火锅门口排长队。
8 月,长沙招商花园里的自助小火锅 " 举高高 " 人气颇旺,每人 59.9 元,可以吃到粉色小汉堡、炸鸡、甜点、涮肉。这家不起眼且拥挤的餐厅,是海底捞旗下品牌,在全国已有 7 家餐厅。它极有可能是未来海底捞经营的亮点之一。
餐饮生意难做,海底捞也不例外。
8 月 25 日,海底捞公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集团整体营业收入为 207.03 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3.7%;净利润 17.55 亿元,同比减少 13.7%;核心经营利润 24.08 亿元,同比减少 15%。
截至 6 月末,海底捞在大陆地区有 1299 家直营店、港澳台 23 家直营店、加盟店 41 家。上半年,海底捞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降至 3.84 次 / 天,去年同期为 4.2 次 / 天。
4 次 / 天的翻台率,对海底捞来说有特殊意义,类似于 " 荣枯线 "。按照 2021 年定下的规则:翻台率不达到 4 次 / 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新店,要优先提升存量门店的经营效率。
受疫情影响的 2023 年,海底捞翻台率即为 3.8 次 / 天,如今再回落至这一水平。
8 月 26 日上午,海底捞 CEO 苟轶群在对话分析师时总结、反思," 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极致性价比、差异化、个性化以及情绪价值等,友商推出性价比更高的新品,吸引了部分消费者,对海底捞的堂食有一定影响。"
人均 59.9 元的自助小火锅,是海底捞默默的反击。
在全国范围内,各种自助小火锅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 40-60 元价格区间厮杀。价格低于此,餐厅品质难以保证;高于此,消费者会觉得不划算;海底捞如今以上限价格入局。
除了这家收购而来的外部创业品牌 " 举高高 ",CEO 苟轶群透露,海底捞品牌也正打造 " 极致性价比 " 的火锅原型店,预计在年底与消费者见面。
它们是海底捞 " 红石榴计划 " 的延伸。26 日,海底捞管理层首度公开了旗下最新的副牌经营数据。
焰请烤肉上半年营收近 2 亿
2024 年至今,海底捞启动红石榴计划,孵化了 14 个子品牌,包含 " 焰请烤肉铺子 "、" 火焰官 "、" 小嗨火锅 " 等,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烘焙。
截至 2025 年年中,这 14 个其他品牌共计有 126 家餐厅,收入同比增长 227% 至 5.97 亿元,占总收入的 2.9%。2023 年和 2024 年全年,这些 " 其他餐厅 " 收入分别为 3.462 亿元、4.833 亿元。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 " 焰请烤肉铺子 "。2024 年 12 月,公司宣布向它提供上限 5 亿元的财务资助。烤肉品牌与火锅主业存在较强协同性,特点都在依靠新鲜食材供应链,顾客自主烹饪。截至 6 月底,焰请餐厅数已达 70 家,上半年营收近 2 亿元,收入进入稳定阶段。
除了焰请烤肉、举高高小火锅,海底捞执行董事、财务总监李朋还透露了最新的业态尝试:
轻食餐厅 Lucky Gardan,在杭州,2025 年初开业,售卖意面、能量碗、沙拉等,人均消费 58 元。目前仅有一家门店,单店月收入 40 万左右,利润率在 6%-8%。
烘焙项目野谷飞鸟,在北京悠唐,2025 年春开业,售卖碱水面包、恰巴塔等,人均消费 40 元。单店月收入 60 万元左右,利润率在 5%-8%。这是海底捞第二个烘焙项目。
川菜馆汉舍,在长沙,2024 年秋开业,人均 78 元。单店月收入 120 万元左右,利润率 10%,餐厅收入和成本模型已经较稳定。
红石榴项目最初是海底捞内部创业平台,现在已经延伸为行业平台,外部餐饮从业者也有机会加入。自助小火锅举高高就是一例,海底捞收购而来,近期在宜春和宁波各开一店。
截止 6 月 30 日,海底捞主品牌一共有 1322 家直营店、41 家加盟店。上半年,主品牌总门店数变动不大,新开了自营门店 25 家、加盟店 3 家,关闭了 33 家自营门店;下半年预计新开超过 40 家(含加盟)。
如何做到极致性价比
8 月 26 日上午,海底捞 CEO 苟轶群总结,"2025 年上半年,国内餐饮市场可以用竞争加剧、需求迭代八个字概括。一方面消费者更加注重质价比与个性化,另一方面行业供给端持续扩容,多数餐饮品牌单店盈利下降。"
"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堂食翻台率下降,反映出公司管理层工作的不足。接下来我们会努力顺应市场变化趋势进行调整。"
苟轶群所说的调整,包括产品端,荤菜打造鲜切系列、时令系列,鼓励开发地方个性化产品;场景端,打造夜宵场景、亲子、宠物友好店型。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夜宵场景主题店已改造近 30 家,主打鲜切鲜活产品的标准店超过 50 家。
海底捞常务副总经理宋青提供了两个数据:每个月区域上新菜品数量能达到 60-80 款;夜宵场景门店改造后,平均翻台率较之前至少提升 10%-20%。
调整的第三项重点是外卖业务,外卖上半年收入 9.28 亿元,同比增长 59.6%,占公司整体收入 4.5%。
海底捞外卖不同于其他餐饮企业,它不是对火锅堂食的补充," 大火锅 " 在外卖销售中占比不足 1/4,更多的下饭菜订单。上半年,下饭菜贡献超过了 55% 的外卖收入。下一步,海底捞要打造外卖超级厨房,探索卫星店新模式,驱动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海底捞还在测试拌饭、自制饮料等外卖新品类。
上半年,海底捞核心经营数据还包括:自营餐厅客单价 97.9 元,同比保持稳定。
一二三及以下城市收入分别为 31.61 亿元、69.23 亿元、77.57 亿元,占比 17%、37.33%、41.8%。港澳台地区餐厅收入 7.3 亿元,占比 3.9%。
成本方面,2025 年上半年原材料及耗材 82.43 亿元,占收入比 39.8%,同比上升 0.8 个百分点,增加菜品带来物料消耗;人工成本 69.88 亿元,占收入比 33.8%,同比上升 0.5 个百分点;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 2.16 亿元,占收入比 1%,相对比较稳定。
截止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总资产 211.15 亿元,较 2024 年 12 月 31 日总资产减少 16.66 亿元,主要是由于期内股息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