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武纪大爆发,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底层逻辑改变?

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李晓鹏
图源:视觉中国
2025 年 8 月 28 日,寒武纪在以 1587.91 元的收盘价超越贵州茅台的 1446.10 元,正式成为 A 股第一高价股。随后,寒武纪连夜发布公告,希望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8 月 29 日,寒武纪股票下挫 6%,但依然以 1492.49 元超过贵州茅台的 1480 元,站稳了 " 股王 " 的位置。而在此前十多年里,贵州茅台始终牢牢占据着这一地位。
事实上,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寒武纪的股价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狂飙行情。自 7 月 10 日收盘价为 523.5 元 / 股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股价涨幅高达 203.3%。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寒武纪股价涨幅达 141.32%。拉长时间轴来看,自 2022 年 8 月 29 日收盘价为 58.7 元 / 股起,在三年整的时间里,寒武纪股价涨幅接近 25 倍,其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在 A 股市场长期被贵州茅台霸榜的时候,也一度被舆论嘲讽,认为中国股市是 " 喝酒吃药 "。因此,这一历史性超越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产业变革和市场逻辑,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从 " 投资消费驱动 " 向 " 创新驱动 " 转型。
从产业趋势来看,国产芯片产业链的成熟是这一转型的重要基石。寒武纪作为 AI 芯片设计领域的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已经牢牢掌握了 7nm 先进工艺芯片设计技术,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在应用层面,寒武纪的产品已在大模型训练、智能计算中心等关键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某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搭建智能计算中心时,采用了寒武纪的芯片解决方案,使得计算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显著降低,成功打破了英伟达等国际巨头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成为国产算力替代进程中的关键支点。
与此同时,由于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国内产业巨头纷纷加大了对国产芯片的采购力度。阿里、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为了确保自身业务的稳定发展,降低对国外芯片的依赖,积极与国内芯片企业展开合作。这一市场需求的转变,为寒武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寒武纪发布的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50 倍,营收暴增 43 倍,达到了 28.81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成功扭亏为盈,超过亿元,达到 10.38 亿元。
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寒武纪自身技术能力的跃迁,市场业务的高速增长,更反映出从需求端到设计端,再到生产端,国内芯片产业已逐渐形成了一个成熟、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这种产业成熟度的提升,为创新产业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涌入该领域,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从资金逻辑来看,8 月 28 日 A 股半导体板块的表现堪称亮眼,成交额高达 2600 亿元,占全市场总成交额的 8.7%,成为资金主要流入的方向。寒武纪在当日的表现尤为突出,单日成交额达到 260 亿元,是当天贵州茅台成交额的 3 倍。这种资金集中度的显著变化,清晰地表明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投资者的目光已从传统的 " 吃药喝酒 " 等消费板块,逐渐转向对硬核科技创新的支持。
随着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以及相关政策的持续利好,硬核科技投资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市场的主流投资方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内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还将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和回报。
在人工智能产业中,算力作为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投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寒武纪为代表的芯片行业,无疑将成继续成为市场资金的投资 " 宠儿 "。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不仅为芯片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研发资金,助力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还增强了市场对芯片行业的信心,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的关注和投入。资本市场对国产芯片企业估值也得到了提升。
" 欲戴王冠,需承其重 "。尽管寒武纪已经超越了茅台,但毕竟只是一家成立 9 年的年轻公司,能不能扛起中国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的重大转型,还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
第一是技术迭代风险。英伟达作为全球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在技术研发上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最新推出的 Blackwell 架构芯片,在算力密度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具有极强的技术领先性能,再加上成熟的市场策略和生态系统,可能会对国产芯片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造成巨大压力,寒武纪在国产替代进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可能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寒武纪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迭代速度,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是产能瓶颈。中芯国际作为国内芯片制造的重要企业,虽然已经掌握了很强的芯片代工生产能力,但在为寒武纪提供芯片制造服务时,面临着 7nm 技术的挑战,直接影响寒武纪芯片的生产数量和订单交付能力。一旦下半年交付量不及预期,就不仅会影响寒武纪的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度,还可能对公司的业绩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中芯国际和寒武纪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高产能良率,确保芯片的稳定供应。
第三是业绩增速。寒武纪当前市值高达 6000 多亿元,对应 2025 年预期市盈率为 417 倍,这一数据显著高于全球半导体设计公司平均 85 倍的估值,也意味着以目前的产值还需要 400 多年才能收回投资。如此高的估值,意味着市场对寒武纪的未来业绩增长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根据市场分析,寒武纪 Q3 业绩增速不能低于 300%,否则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业绩增速未达预期,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可能受到打击,导致股价下跌,进而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市场形象。因此,寒武纪需要在保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同时,合理规划经营策略,确保业绩能够持续高速增长,以支撑当前的高估值。
综上所述,寒武纪超越贵州茅台成为 A 股第一高价股,是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变化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产业趋势、政策扶持和市场逻辑的多重驱动。然而,寒武纪在享受市场红利的同时,也必须正视自身面临的技术迭代、产能瓶颈和业绩增速等风险,通过持续创新和合理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浙大城市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