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市车企2025一季报透视:营收普跌下多家企业“减收增利”

访客 2025-05-10 17:27:05 14818
上市车企2025一季报透视:营收普跌下多家企业“减收增利”摘要: 近日,国内上市汽车企业陆续发布 2025 年一季度财务报告。经济观察报对已披露财报的 10 家上市乘用车整车企业进行梳理后发现,整车企业呈现营收普遍下滑的态势,在 10 家企业中,...

近日,国内上市汽车企业陆续发布 2025 年一季度财务报告。经济观察报对已披露财报的 10 家上市乘用车整车企业进行梳理后发现,整车企业呈现营收普遍下滑的态势,在 10 家企业中,有 8 家一季度营收减少。净利润方面,10 家企业中有 3 家净利润出现下滑,5 家亏损。

上市车企2025一季报透视:营收普跌下多家企业“减收增利”

进入 2025 年后,车企普遍面临 " 价格战 " 压力,尽管部分车企与供应链企业达成了降本协议,但业绩提升仍存在重重阻碍。一季度,比亚迪成为唯一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企业。

好的一面是,在营收承压的情况下,多家车企在一季度实现了利润增长或减亏,如上汽集团、长安汽车、赛力斯均实现利润增长。这背后,是这几家车企调整销售结构、推动高端化产品发展进而推进利润率提升的结果。

上市乘用车企一季度财务及市场数据

多家车企 " 减收增利 "

比亚迪在 2025 年一季度实现 " 量利齐升 ",实现营收 1704 亿元,同比增长 36.5%;归母净利润达 91.55 亿元,同比增长 100.38%。比亚迪在此前的一季度业绩预告中指出,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强劲增长,且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累计销售 100.08 万辆,同比增长 59.81%;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20.6 万辆,同比增长约 110%。此外,比亚迪依托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战略布局,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盈利能力。

在 2024 年超越上汽集团成为销量 " 冠军 " 后,比亚迪 2025 年一季度继续稳坐榜首。按照规划,比亚迪 2025 年全年销量目标为 550 万辆,其中海外市场销量目标超 80 万辆。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比亚迪在销量规模和营收利润规模上均已成为行业领军者。

另外,有几家车企在一季度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的提升。其中,上汽集团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1408.6 亿元,同比下降 1.55%,但净利润增长 11.4% 至 30.2 亿元;扣非净利润回正为 28.5 亿元,同比增长 34.4%。在 2024 年营收、利润双降,扣非净利润亏损 54 亿元的基础上,上汽集团在今年一季度有了较大幅的业绩改善。

一季度销量增长,是上汽集团业绩回暖的直接原因。2025 年一季度,上汽集团销售整车 94.5 万辆,同比增长 13.3%。自 2024 年下半年起,上汽集团进行了管理层大调整,并启动了一系列改革举措。2025 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目标是超过 450 万辆,营业总收入超 6740 亿元,其计划到 2027 年全球整车销量重回行业领先地位。

长安汽车也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增长。长安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341.61 亿元,同比下降 7.7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3.53 亿元,同比增长 16.81%。这一增长反映出长安汽车在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整体盈利能力有所增强。销量方面,2025 年一季度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 70.52 万辆,同比增长 1.89%。

引人关注的是,赛力斯在销量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却实现利润大幅提升。数据显示,赛力斯在 2025 年一季度销量下滑 40%,营收下滑 28%,但净利润同比增长 240%。赛力斯的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产品销售结构向高端化发展。一季度,问界 M9 累计销量 2.3 万辆,同比增长 118%,该车定价 50 万元级。目前,赛力斯正在申请港股上市,其在高端产品销售方面的实力有望为上市提供更多背书。

利润下滑者仍占多数

2025 年一季度上市车企的业绩分化明显,除了上述几家车企业绩表现强劲外,大多数车企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依然承压。

其中,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 196.5 亿元,同比下降 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32 亿元,同比下降 159.95%,由盈转亏,去年其同期净利润为 12.2 亿元。销量方面,一季度广汽集团总销量为 37.12 万辆,同比下滑 9.42%;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6.68 万辆,同比下滑 6.46%。

当前,广汽集团处于内部改革的关键阶段。2024 年 11 月,广汽集团发布了为期三年的 " 番禺行动 ",目标是到 2027 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 60% 以上,并挑战 200 万辆的销量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广汽集团开启了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模式,并推进整合营销等领域的内部改革。

处于产品换代 " 阵痛期 " 的长城汽车也在一季度利润下滑。数据显示,长城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 400.19 亿元,同比下滑 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7.51 亿元,同比下滑 45.6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4.69 亿元,同比下滑 27.12%。长城汽车在财报中解释称,归母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处于产品换代升级周期,销量同比有所下滑以及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所致。一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售 25.7 万辆,同比下滑 6.73%。

江淮汽车由于产销低迷,在一季度由盈转亏。江淮汽车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8.01 亿元,同比下降 13%;净亏损 2.23 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 1.05 亿元。江淮汽车称,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规模下降。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江淮汽车销售 9.97 万辆,同比下降 6.6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表现低迷,当期仅销售 3710 辆,同比下滑 34.06%。江淮汽车的商用车板块也出现销量下滑,一季度销售 6.68 万辆,同比下降 1.6%。

江淮汽车近年通过谋求对外合作实现新发展,不仅与蔚来开展深度代工合作,还入股大众汽车(中国)拓展新能源领域,并联合华为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 " 尊界 "。但这些动作并没有给江淮汽车的财务表现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尊界 S800 实车亮相,引起业内广泛关注,这款官方预售价 100 万元到 150 万元的豪华车能否带领江淮汽车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重新找回存在感,还存在不确定性。

北汽蓝谷、海马汽车、众泰汽车三家车企则在一季度出现亏损。其中,北汽蓝谷虽然在一季度销量 2.8 万辆,同比增长 174%,但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仍净利润亏损 9.53 亿元,比去年同期亏损 10.16 亿元有所收窄。数据显示,自 2020 年以来,北汽蓝谷已经累计亏损超 300 亿元。

海马汽车、众泰汽车因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下滑而苦苦支撑。数据显示,海马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 2.68 亿元,同比下降 37.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000.38 万元;众泰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 9875.1 万元,同比下降 12.83%;净亏损 1.03 亿元。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车企的市场表现和财务分化将更加明显,如何高质量地生存下来成为每家车企的必答题。截至发稿,吉利汽车、东风集团股份、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在港股或美股上市的车企尚未发布一季度财报数据。对各家车企的业绩表现,经济观察报将持续保持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周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