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央打明牌,这些就是让所有人看到,必须说清楚

访客 2025-07-21 10:16:35 27894
中央打明牌,这些就是让所有人看到,必须说清楚摘要: 这些事都藏不住了。一边是学校漏雨,电脑配备跟不上,学生没餐桌站着吃饭,一边是有 93 个县 519 所学校超需求过度建设,15 个县投入 1.67 亿元搞形象工程。这么炸裂魔幻的内...

这些事都藏不住了。

中央打明牌,这些就是让所有人看到,必须说清楚

一边是学校漏雨,电脑配备跟不上,学生没餐桌站着吃饭,一边是有 93 个县 519 所学校超需求过度建设,15 个县投入 1.67 亿元搞形象工程。

这么炸裂魔幻的内容,就出自审计署的中央部门单位 2024 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报告中。

就在最近,审计署公布 2024 年 9 月至 2025 年 2 月,中央共计 42 个部门及所属 252 家单位 2024 年使用 6199.57 亿元财政预算拨款的情况,共发现各类问题金额高达 315.44 亿元,而且还给出了一句狠话作为结论:中央部门违纪违规问题向所属单位转移下沉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这句话一出来,份报告已经明确传递出中央的态度:花钱的事情,必须要说清楚。

为什么这么重要?

因为中国太大,中央拨款看似是哪里缺钱就给哪里,但实际上,是全国完善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最后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但是,中央拨款要求的是下边把钱花到正经地方,但实际上,正经地方在哪,中央没精力没渠道去判断,只能听下边的机构、地方政府上报的结果,而且中央拨款到实际用钱的地方,中间环节少说都有十级,哪个环节责任落实没到位,有点小心思,到最后都变成大问题,所以审计就是判断中央拨款是否花到位的重要手段了,原因很简单,事办的怎么样,就看数字结果就行了,数字有问题,那就找责任部门。

在这个大背景下,审计就是确保财政措施落实的强力手段了,而从报告来看,各种问题也没藏着掖着,让普通人开了眼。

首先,收支压力加大,要求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绝不能浪费,但很多地方的做法没下限。财政部公布的《2025 年第一季度全国地方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01 万亿元,同比下降 1.1%;支出 7.28 万亿元,同比增长 4.2%。收支压力一目了然。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 2025 年 4 月底,全国 31 个省区市中有 23 个地区财政收支缺口扩大,比 2024 年同期多了 7 个地区。但同时,因为没钱,中间环节搞猫腻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惠农财政补贴上,审计出 20 省共发现问题金额 46.65 亿元,16 省 175 县截留挪用 41.64 亿元,用于偿还当地政府债务、发放公职人员工资等,有的地方拖欠相关地区农户补贴资金高达 9 年。这还不算完,还有 16 省的 104 县存在恶意骗取 4.78 亿元补贴行为,更有基层干部虚报冒领拨款,其中还有人把钱用于赌博。

然后,国家加速高质量发展,拨款到位就是对工作责任的压实,但实际上,很多地方还在逃避责任。比如此次重点审计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相关资金,主要围绕国家 20 项保基本 " 底线要求 ",但《报告》指出,在审计的 11 省 159 县 6831 所义务教育学校中,有 2429 所仍存在薄弱环节,有 123 个县的 1668 所学校自 2018 年以来上报达到 " 底线要求 " 后再度失守。而中央拨款后未能落实到位的结果,就是教学楼、宿舍质量隐患不能清除,学生睡大通铺,厕所卫生不达标等等。

最后,审计钱的流向,就是反腐败的杀手锏。《报告》显示,2024 年 5 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 430 多起,涉及 1400 多人、630 多亿元。特别是金融、国企、能源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成为了腐败重灾区,而且隐蔽手段高超,比如在正常业务中嵌套私货,把钱洗到自己兜里的;有找企业合作,上市割韭菜再转回个人账户的。在这次审计中,腐败分子都直接露馅了。

这么一看,中央审计拨款去向这件事,事关重大,既是工作上的质量回溯,更是作风上的整顿处理。毕竟,钱的事,关乎国计民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