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集体阵亡的米其林餐厅,被“穷鬼套餐”打趴了

访客 2025-08-04 14:16:20 58389
集体阵亡的米其林餐厅,被“穷鬼套餐”打趴了摘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作者:朱末,原文标题:《从排队两小时,到关店跑路:集体阵亡的米其林餐厅,被 " 穷鬼套餐 " 打趴了》,题图来自:AI 生成高端餐饮市场,正面临异常罕...

集体阵亡的米其林餐厅,被“穷鬼套餐”打趴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作者:朱末,原文标题:《从排队两小时,到关店跑路:集体阵亡的米其林餐厅,被 " 穷鬼套餐 " 打趴了》,题图来自:AI 生成

高端餐饮市场,正面临异常罕见的动荡。

谁能想到,今年的五星级酒店也开始摆摊了。天津、郑州、武汉、重庆、苏州、杭州 不少五星级酒店临街卖起了热菜卤味,曾经只在高档酒店中优雅呈现的精致餐点,如今却以无比亲民的姿态出现在临时搭起的摊位上,昔日动辄不出山的大厨们热情招呼着过往市民,反常到让人忍不住好奇:五星级酒店是不是活不下去了?

事实上,高端餐饮的困境,已经到了明面上。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今年 5 月 22 日,上海千元餐厅数量较之 3 年前缩减幅度达到 40%、北京缩减幅度为 47%、深圳缩减幅度为 57%,总体来看,中国内地千元餐厅 2025 年数量较之 2022 年,整体缩减幅度达到 50%,这些装潢豪华、出品精致的高端餐厅,可能过得还不如你家楼下的黄焖鸡米饭和沙县小吃。

而在众多高端餐厅之中,米其林餐厅的处境更为堪忧。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餐饮业也有鄙视链,做餐饮要做高端,高端餐厅就要奔着米其林去,可以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米其林餐厅都是整个行业的风向标。

今时不同往日,米其林餐厅的衰落来得尤为明显。2024 年 4 月,成立十年的北京老牌西餐厅 TIAGO 宣布旗下四个品牌、六家店铺全部停业,因为撤场时未提前告知商场,消费者充值余额无法兑现,员工尚有工资未结;几乎同一时间,在以艺术收藏为标志的北京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米其林一星的意式餐厅 Opera BOMBANA 也宣布了闭店消息。

2024 年 9 月,米其林一星餐厅 " 山河万朵 " 宣布闭店;10 月底,老牌米其林中餐鼎泰丰宣布品牌期限届满结束营业,陆续关停了其位于北京、天津、青岛、西安、厦门等城市的十几家门店。

近几年," 消失 " 的米其林,还有摘过黑珍珠荣誉的法餐厅 TRB 紫禁城、北欧餐厅 refer 等。远在上海的法餐新贵,人均 1580 元的 L ’ Atelier 18,也是开业不到一年就关门,留下一堆欠债。

随着务实消费的到来,中国精致餐饮过去的辉煌时代落幕。消费者的用餐需求逐步从 " 好看 " 到 " 好吃且好看 ",再到 " 好吃且好看还实惠 ",高端似乎成了餐饮品牌的 " 紧箍咒 "。

即便顶着米其林这块 " 金字招牌 ",也不能免于倒闭。

被奉为 " 餐饮界奥斯卡 ",米其林餐厅的黄金时代

一个城市的餐厅千千万,但得到米其林星级的屈指可数。

米其林评级体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00 年,由米其林轮胎公司的创始人安德烈 · 米其林和埃德蒙 · 米其林兄弟创立。

当时,米其林公司推出了一本免费的乘车指南,初衷是推广自家的轮胎,顺带提供一些实用信息,如地图、加油站位置、旅馆和参观指南等,没想到意外爆火。随着时间的推移,指南的内容逐渐丰富并专注于餐饮评价,1926 年,《米其林指南》开始使用星号系统来标记餐厅的优良程度,一颗星意味着 " 值得一试 ",两颗星是 " 值得绕路去吃 ",三颗星即 " 值得专程前往 "," 米其林星级餐厅 " 的概念由此诞生。

米其林评级被广泛认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所有评审员都是保密的,由来自不同背景的餐饮专业人士组成,评审过程极为严格,每处细节都可能影响它的评星结果。且米其林指南每年都会更新,以反映最新变化,一星到两星的餐厅,每年大概至少要 15 次的反复评鉴,而三星的餐厅则会更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正因这颗星星的含金量之高,让餐厅老板和厨师视其为毕生追求。即便广州是当之无愧的美食之城,也只有 3 家餐厅是米其林二星,16 家餐厅是米其林一星。

2008 年首版香港、澳门米其林指南发布,标志着米其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16 年 9 月,上海米其林指南发布,上海成为米其林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本美食指南,能获得米其林星级的餐厅,立刻从普通饭店变成了 " 网红打卡地 ",星级越高,价格越高,自带光环。

当年米其林在上海发布指南后,唯一一家三星餐馆唐阁的电话立刻被打爆,其他二三星和推荐餐馆也悉数被抬咖。尽管米其林餐厅以收费高昂著称,人均消费动辄上千,也架不住新兴中产们排着队来送钱,仿佛餐厅里弥漫的不只是香料和酒味,还有一种从鼻孔直冲天灵盖的精致生活气息。

之后几年里,米其林相继进入北京、广州、成都,以米其林为代表的高档餐厅越开越多,越来越旺。美团发布的《精致餐饮报告》显示,2023 年精致餐饮门店数量增至 6835 家,同比增幅达 17%," 去米其林餐厅 " 不是单纯的一顿饭,更像是一种标签和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这种好光景并未能持续下去。米其林餐厅的崩塌,很快接踵而至。

集体阵亡的米其林餐厅,欠薪跑路各有各的不幸

2024 年 4 月 14 日,北京知名米其林 " 西餐老网红 "Opera 宣布正式停业,迅速引发舆论热议。

要知道,Opera 曾是无限风光的存在,调子也起得非常高——由米其林三星国际名厨 Umberto Bombana 创立,餐厅使用玛丽莲 · 梦露主题的室内装修,菜单主打松露牛里脊、香煎鹅肝等高端美食,客单价高达千元以上,曾获得 " 超顶级黑珍珠餐厅 "" 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厅 "" 北京餐饮界首屈一指的西餐厅 " 等荣誉。

主厨在菜上刨出雪花般的白松露,穿着西装马甲打着领带的侍者在旁待命,如梦如幻的 Opera 频频出现在北京中产的朋友圈中。不但如此,Opera 还是明星们的私人宴客厅,名流云集,吸引成龙、徐克、伍佰等巨星光顾,还因为承办了高圆圆、赵又廷的婚礼派对声名大噪。

时至今日,昔日赚得盆满钵满的 Opera,却因经营亏损闭店,以一封宣告结业的 " 致消费者信 " 谢幕,结局不免令人唏嘘,大众点评快速消除了 Opera 存在的痕迹,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相比于 Opera 的离场,TIAGO 更像是蓄谋已久的卷款跑路,头一天晚上还在正常营业,第二天便已人去楼空,供应商被拖欠的货款、消费者没用完的储值卡余额都无处追讨,因为擅自关门停止营业,TIAGO 被商场视为严重违约并起诉。

仿佛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还在继续。2024 年 5 月底,开业 1 年就摘得米其林 1 星的玉芝兰因物业纠纷而停业,至今没有重启的消息;随后,号称上海最具性价比米其林二星餐厅的喜粤 8 号没有任何预兆便直接闭店,随后更传出老板卷款潜逃、员工讨薪无门等争议。

9 月,米其林一星素食餐厅山河万朵中国素食 VEGE WONDER 表示经过反复思考和艰难抉择后,餐厅自 2024 年 9 月 11 日闭店;今年 3 月,全球首家感官餐厅,曾蝉联 8 年上海米其林三星殊荣的传奇餐厅 Ultraviolet,对公众无限期暂停开放;5 月 27 日,鼎泰丰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因品牌运营调整,鼎泰丰宁波国金中心将于 5 月 28 日起停止营业,彻底退出宁波市场,截至目前,鼎泰丰在大陆已经关闭了 18 家门店。

高端餐饮遇冷的原因,其实早有预兆。一方面来源于消费降级,国内消费者对不再盲目追求高溢价的高端餐饮,购买 " 穷鬼套餐 " 现象在年轻群体中蔚然成风,省钱、薅羊毛成了消费的尽头。

另一方面来源于商务宴请的大幅度减少,最严 " 禁酒令 " 的正式实施,使得商务宴请大幅减少。此外,以地产为代表的相关产业陷入低迷,以及国内券商开始严控餐饮接待费用,商务预算缩减成为常态,让高端餐饮备受重创。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其说外部环境是 "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如说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米其林餐厅长期以来隐藏的经营弊端。

米其林餐厅风光不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米其林星级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是荣誉,也是枷锁。

获得米其林星级后,餐厅的名气和客流量的确会增加,但随之而来的还有高涨的运营成本,餐厅往往会投入更多资源来维持甚至提升这一荣誉。许多餐厅会加大装修投入,比如更换餐具、提升餐桌布置、扩大酒窖或购置新的座椅,这些都是高成本的项目,一些米其林餐厅的总投资往往达千万级。

同样地,餐厅的档次越高,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相应提升。以上海某米其林西餐厅为例,服务员不仅需要一口熟练的英语,还要参加餐品和酒品的培训及考核,月薪在 15~18K 之间,而侍酒师的月薪能达到 20K,部分厨师的工资甚至更高,还会聘请专家进行管理咨询,这些开支对于餐厅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当客源持续下降,资金链自然难以为继。

最重要的是,米其林评选的优点在于有套相对客观的标准,包括盘中食材、烹饪技巧、菜品的稳定性,但餐饮本就千人千味,没有哪种准则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国人虽然喜欢 " 精英主义 ",但也有平民主义偏好,这体现在对苍蝇馆子等庶民美食的追求上。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总结了米其林餐厅的精髓:盘子大,分量少,抹点酱,放根草,灯要暗,不能吵,价格贵,吃不饱。虽是戏谑,却也是现实的折射,在米其林的评判准则下,鹅肝、白松露、黑金鲍、帝王蟹,这些昂贵的食材成了标配,却也脱离了食材本真与大众消费的内核。

再加上餐饮市场日益多元化,各种类型的餐厅涌现。除了高端餐饮,还有许多人均百元左右的特色餐厅,产品更细分,口味更独特,对高端餐饮客流进一步造成分流,这对过度依赖特定客群和单一的消费场景的米其林餐厅来说,无疑又是一记重拳。

为了迎合市场,米其林餐厅也不得不放下手段,推出更接地气的 " 穷鬼套餐 "。比如,Opera 开通外卖渠道,多次参加 " 餐厅周 " 活动,推出各类优惠套餐,其中餐厅周定制午餐套餐最低定价 398 元,涵盖四道式招牌产品。

不仅如此,Opera 还推出了 "Bakery 档口 ",售卖面包等烘焙产品,定价在 18 元~198 元不等,其中大部分产品靠近 "38 元档 ",价格更亲民,试图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TIAGO 推出 68 元起的团购中午餐;新荣记推出 398 元的 " 穷鬼套餐 ";莱美露滋的套餐在降价基础上加赠了近 200 元的咖啡气泡水;均价 4400 元的 EHB 则将经典套餐的价格下调了近三分之一。

然而,这些自降身价的做法并不能让消费者买账,米其林餐厅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闭店之路。

时至今日,繁琐的用餐礼仪和复杂的装潢环境早已不再是社会地位的代表词,祛魅之后,多数人对于米其林餐厅的套路已经了然于胸——乏善可陈,不过如此。

撕下华而不实的外表,好吃又实惠,才是餐饮的终极要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配图仅供参考,无指向性及商业用途)

阅读
分享